[1] |
叶文静, 潘洁, 姜军, 刘晓平, 王凯. 浅谈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心得和体会——以三苯甲醇的制备和重结晶实验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7): 109-113. |
[2] |
张思雨, 郝天辉, 王则月, 姚赟, 凌剑, 赵静峰. 环己酮制备实验的改进[J]. 大学化学, 2020, 35(4): 168-172. |
[3] |
钱茜茜, 刘赛赛, 蒋璐, 刘罡, 武荣兰. 可变色形状记忆材料[J]. 大学化学, 2020, 35(4): 161-167. |
[4] |
龚钰扉, 宋红杰, 张立春. 舌尖上的化学——阿克霍尔寻忆记[J]. 大学化学, 2020, 35(11): 101-105. |
[5] |
孙媛媛, 秦珊, 李宇婕, 陈建成. “手”望相助,志虑忠“醇”[J]. 大学化学, 2020, 35(11): 96-100. |
[6] |
胡雅楠,秦艺纯,吴迪. 植物甾醇女士访谈录[J]. 大学化学, 2018, 33(7): 66-68. |
[7] |
游子龙,张宁,吴迪. 恶魔背后的天使——杜冷丁的故事[J]. 大学化学, 2018, 33(7): 73-75. |
[8] |
王朝霞,伍新燕,窦清玉,罗千福. 以葡萄糖结构教学为例,培养本科生科学思维能力[J]. 大学化学, 2018, 33(4): 21-26. |
[9] |
任晓红,于正刚,王振芳,修霭田,许效红. 管式炉催化反应实验教学的改进[J]. 大学化学, 2017, 32(8): 49-52. |
[10] |
曹朝暾. 碳原子价轨道电负性对化学键性能的影响[J]. 大学化学, 2017, 32(7): 77-82. |
[11] |
尹振兴,孔辉,王海川,章俊,廖直友,李媛. 关于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的讨论[J]. 大学化学, 2016, 31(9): 77-82. |
[12] |
王超. 均相催化的醇和胺借氢反应[J]. 大学化学, 2016, 31(10): 1-9. |
[13] |
张洪刚,陈建华,李胜想,任相伟,赵温涛,张万东. 醇钠催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苄酯——介绍一个探索性有机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16, 31(10): 64-67. |
[14] |
蒋风雷, 蔡雨萌, 邓立志, 邓媛, 龚楚清, 刘义. 静态法和动态法测量乙醇饱和蒸气压的比较[J]. 大学化学, 2015, 30(4): 47-53. |
[15] |
黎天浩, 张子钊, 王宇轩, 吴佳昊, 王国强, 许英慧. 降解PET聚酯瓶实验条件的研究——综合研究型实验设计[J]. 大学化学, 2014, 29(6): 8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