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翁玉华, 许振玲, 潘蕊, 张春艳, 吕银云, 阮婵姿, 董志强, 阮永红, 张来英, 方雪明, 彭淑女, 任艳平. 与时俱进地做好化学实验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 大学化学, 2022, 37(7): 2109085-. |
[2] |
章子恒, 胡然, 马艺瑾, 孙兴蓉, 马思维, 朱忍, 曹秋娥, 周川华.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铜废水中的铜离子[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1012-. |
[3] |
韩丽君, 徐彦军, 郝向洪, 刘丰茂, 刘丹, 潘灿平. 2,4-滴原药中游离酚的含量测定——推荐一个农药相关杂质的紫外分光光度分析实验[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1042-. |
[4] |
蔡丹丹, 阮长平, 邱建华, 吴丽芸, 张丛, 张羽真. 磁性Co/C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对水中刚果红吸附性能研究[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212-220. |
[5] |
欧阳小清,董志强,阮婵姿,潘蕊,吕银云,张春艳,翁玉华,许振玲,颜长明,任艳平. 基础化学教学实验室试剂和仪器的科学细化管理[J]. 大学化学, 2019, 34(5): 57-64. |
[6] |
刘扬. 浅析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J]. 大学化学, 2019, 34(4): 16-19. |
[7] |
欧阳小清.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化学系教学实验室访学见闻[J]. 大学化学, 2018, 33(2): 75-81. |
[8] |
翁玉华, 颜长明, 张春艳, 阮永红, 张来英, 彭淑女, 方雪明, 任艳平. 如何精准做好化学教学实验室的建设[J]. 大学化学, 2018, 33(12): 39-45. |
[9] |
任晓红,于正刚,王振芳,修霭田,许效红. 管式炉催化反应实验教学的改进[J]. 大学化学, 2017, 32(8): 49-52. |
[10] |
刘扬. DNA分析仪测定聚合酶活性——介绍一个化学生物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17, 32(8): 42-48. |
[11] |
刘扬. 化学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实践及其安全管理[J]. 大学化学, 2017, 32(7): 68-71. |
[12] |
张春艳,翁玉华,董志强,欧阳小清,阮婵姿,潘蕊,许振玲,颜长明,任艳平. “6S”在高校基础化学教学实验室细化管理中的灵活应用[J]. 大学化学, 2017, 32(4): 40-45. |
[13] |
李田,马锴果,高珍,李维红. 浅谈国外“Suzuki-Miyaura金属偶联反应”的教学设计思路[J]. 大学化学, 2016, 31(10): 98-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