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德志, 何名芳, 曹小华, 徐常龙, 钟婵娟, 王萍萍. 普通化学实验“学生中心”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3033-0. |
[2] |
钮因尧, 陈聪颖. 以临床案例为导向的检验班分析化学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7095-0. |
[3] |
刘天府. 普通化学课程思政建设[J]. 大学化学, 2020, 35(8): 44-47. |
[4] |
马骁飞, 马亚鲁, 田昀, 秦学, 高洪苓, 刘华姬, 鲁凡丽. 疫情背景下“完全线上”远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大学化学, 2020, 35(5): 29-32. |
[5] |
向丹,高培红,梁军艳,白艳红,张雯,李银环. 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核心改革普通化学原理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2): 1-5. |
[6] |
唐小兰, 刘英菊. 农科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164-168. |
[7] |
林丽榕,邓顺柳,陈小兰,孔祥建. 计算化学数据与图形在普通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 大学化学, 2019, 34(9): 32-36. |
[8] |
严平,曹小华,黄华南,占昌朝,周影,雷艳虹. “稀溶液的依数性”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19, 34(7): 23-30. |
[9] |
马海凤,刘斌,芦昌盛,周爱东,田笑丛,王凤彬. 基于课立方系统的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 大学化学, 2019, 34(6): 5-10. |
[10] |
沈宏,徐端钧,方文军,聂晶晶. 关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定位的思考[J]. 大学化学, 2019, 34(4): 12-15. |
[11] |
王海霞,高培红,王向东,向丹,蒲敏. 建设课外开放实验 拓宽实践育人途径——以课外化学开放实验为例[J]. 大学化学, 2019, 34(11): 97-102. |
[12] |
辛爽,潘玲,刘群. 大学有机化学选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 大学化学, 2018, 33(4): 27-30. |
[13] |
闫红亮,王明文,李新学,车平,臧丽坤. 浅谈少学时普通化学的教学方法[J]. 大学化学, 2018, 33(4): 7-10. |
[14] |
解从霞,王小燕,赵秀秀,林洁华. 英才班基础化学原理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8, 33(10): 62-67. |
[15] |
王峥,连培红,李琳,罗复蓉,刘红英,周立群. 在基础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大学化学, 2017, 32(6): 2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