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树永, 李金林, 范楼珍, 侯文华, 刁国旺, 郭玉鹏. 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物理化学相关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建议(2020版)[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9052-0. |
[2] |
刘志莲, 崔玉, 刘思全, 杨小凤, 王守锋.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J]. 大学化学, 2020, 35(9): 31-35. |
[3] |
朱亚先, 匡勤, 汪骋, 黄荣彬, 杨士烑, 郑兰荪. 化学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群设置与教学内容——以厦门大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8): 1-5. |
[4] |
王文峰, 袁耀锋, 林智敏. 芳香烃章节教学中若干问题的计算与探讨[J]. 大学化学, 2020, 35(7): 171-178. |
[5] |
夏炎, 杨亚非. 当前疫情下分析化学教学的一点思考[J]. 大学化学, 2020, 35(5): 7-9. |
[6] |
李育佳,朱成建,张剑荣. “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2): 6-9. |
[7] |
朱亚先, 徐华龙, 张树永, 郑南峰, 郑兰荪. “能源化学”本科专业建设建议[J]. 大学化学, 2020, 35(10): 23-27. |
[8] |
曹秋娥, 刘世熙, 陆冬梅.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以云南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10): 99-103. |
[9] |
马宏伟,李晖. 本科生X射线结构分析实验教学探索[J]. 大学化学, 2019, 34(5): 73-79. |
[10] |
申烨华, 王尧宇, 李剑利, 常江, 张逢星. 地方综合性大学化学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新体系的建设[J]. 大学化学, 2018, 33(9): 16-20. |
[11] |
李维红,张奇涵,吴忠云,高珍,裴坚. 构建助力学生全方位成长的化学实验课程助教体系[J]. 大学化学, 2018, 33(10): 33-38. |
[12] |
刘永梅,张晋芬,孙立森,戴维林,李晔飞. 物理化学实验内容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8, 33(10): 18-20. |
[13] |
周文峰,鲁润华,张三兵. 定量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及考核方法探索[J]. 大学化学, 2018, 33(10): 21-24. |
[14] |
陶虎. 应用化学专业新生研讨课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17, 32(6): 18-22. |
[15] |
乔正平,龚孟濂,巢晖. 浅谈基础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讲授[J]. 大学化学, 2017, 32(5): 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