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东亮. 线上线下混合式物理化学实验研究型教学改革[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05031-. |
[2] |
姚奇志, 金谷, 李玲玲, 李娇, 刘红瑜. 融入统筹理念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07001-. |
[3] |
彭传云, 张少文, 尹国杰, 吴春来, 冯勇, 屈凌波. 以应用为导向的“材料制备与吸附性能”创新综合实验设计[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07025-. |
[4] |
章文伟, 芦昌盛, 淳远, 俞寿云, 朱成建.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化学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08092-. |
[5] |
陈永雷, 吕文娟, 陈宏丽, 陈兴国. 分析化学经典内容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源泉[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0028-. |
[6] |
田东亮, 杨青林, 刘克松, 朱英. 贯穿论文式实验报告的综合能力培养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08001-. |
[7] |
高洪涛, 李东祥, 孙雪梅.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5): 2008041-. |
[8] |
王静, 李会平, 王小燕, 罗世忠, 王书文. 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导向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5005-. |
[9] |
邢令宝, 杨凯, 周朋飞, 李新进, 周晋, 王平, 禚淑萍.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特色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11): 2105044-. |
[10] |
魏霄, 王开学, 宰建陶, 王冲, 颜徐州, 梁晶, 钱雪峰. 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基础学科专业建设探索和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建设初试[J]. 大学化学, 2021, 36(11): 2108090-. |
[11] |
王靖宇, 王蘅, 熊辉, 陈志飞, 原弘. 论如何通过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以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9): 76-82. |
[12] |
孙瑞卿, 许紫婷, 魏巧华. 通过拓展大学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以“硫酸铜中铜含量测定(碘量法)”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9): 96-102. |
[13] |
谢钢, 吴彪, 陈三平, 马向科, 赵志厚, 马佳妮, 谭青山, 赵晓霞. 化学本科教育“一轴双驱四体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9): 41-46. |
[14] |
李育佳,朱成建,张剑荣. “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2): 6-9. |
[15] |
姚忠平, 丛培琳, 郝素娥, 姜兆华, 黄玉东. 哈工大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10): 146-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