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万坚, 任彦亮, 饶立, 魏林, 李永健, 邓阳, 孟祥高, 原弘. 蛋白–配体复合物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与教学实践——COVID-19肺炎疫情防控时期线上教学的案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3066-0. |
[2] |
孙宏伟, 陈兰. 以一流资源支撑结构化学一流课程建设[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8056-0. |
[3] |
马忠杰. 立体角在结构化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9): 209-213. |
[4] |
王丹. 浅谈结构化学中量子力学公设的讲解[J]. 大学化学, 2020, 35(9): 173-177. |
[5] |
曾艳萍, 李明, 林洪, 黄齐林. 混合式教学在“有机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9): 47-52. |
[6] |
梁恩湘, 李露露, 刘立超, 阳彩霞, 王国祥, 许文苑. 基于“腾讯会议+课堂派”的有机化学课程在线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09-114. |
[7] |
冯霞, 刘俊吉, 李松林, 孙艳, 朱荣娇, 朱莉娜, 陈丽, 王玉新, 张小涛. 物理化学全线上教学的策略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92-97. |
[8] |
雷鸣, 杨作银, 李亚平, 蒲敏. 基于“1+2”模式的结构化学课程在线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98-103. |
[9] |
曾艳萍, 黄齐林, 谢建新, 白红梅. 基于线上资源和平台的在线教学实践——以电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41-146. |
[10] |
王林艳, 许国贺, 陈俊英, 李俊杰, 马晶军. 多平台搭配,打造优质在线课[J]. 大学化学, 2020, 35(5): 44-47. |
[11] |
张晓蕾, 贾春晓, 李洪亮. “课前六备、课中六讲、课后六辅”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基于“雨课堂+钉钉直播”的中等无机化学课程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33-140. |
[12] |
毛双. 坚持教研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疫情下的结构化学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58-163. |
[13] |
袁耀锋, 林凌, 王建, 王心晨.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初步探索[J]. 大学化学, 2020, 35(5): 269-272. |
[14] |
钟欣芮, 周航, 姜林, 苏燕, 马晓爽, 张赟, 郑成斌. 关于应对疫情开展化学类专业课程线上教学的探究[J]. 大学化学, 2020, 35(5): 273-277. |
[15] |
魏灵灵, 徐玲, 魏恒伟, 张永策, 胡涛, 崔淼, 焦桓. 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线上实验教学的策略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236-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