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任冬梅, 王力霞, 赵岩, 夏云生. 物理化学课程在线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8017-0. |
[2] |
陈鑫, 张辉. Materials Studio和VESTA等软件在电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9): 194-197. |
[3] |
李晖, 谭君蕊. 氢元素教学内容的重构[J]. 大学化学, 2020, 35(8): 75-88. |
[4] |
王永强. 从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探讨取代苯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和区域选择性[J]. 大学化学, 2020, 35(7): 142-150. |
[5] |
张艺, 王依诺, 洪景萍, 金士威, 肖杨. 浅析项目性实践在化学学科教学环节的重要意义——以2019年暑期三下乡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6): 19-24. |
[6] |
夏炎, 杨亚非. 当前疫情下分析化学教学的一点思考[J]. 大学化学, 2020, 35(5): 7-9. |
[7] |
李媛媛, 何娟, 李恺. 材料化学课程线上教学初探[J]. 大学化学, 2020, 35(5): 61-65. |
[8] |
张洪健, 梁文杰, 卢红梅, 吴昀峰, 田沛, 宋跃才, 徐海. 疫情背景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的创新教学——以“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课程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74-179. |
[9] |
王敏. 疫情背景下多元化素材在分析化学线上教学中的综合运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80-183. |
[10] |
高延峰, 周卫红, 苗志伟. 有机化学在线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64-168. |
[11] |
范荣, 魏芸, 谭嘉靖. 新冠肺炎潜在药物作为案例在杂环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44-48. |
[12] |
颜静, 李宇琛, 钟丰璘, 闫毅. “新冠肺炎”抗疫中使用的重要高分子材料[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71-76. |
[13] |
梁华, 戴可, 钟国清, 黄鹤燕, 李鸿波. 将科研软件融入化学实验与理论教学[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138-142. |
[14] |
鲜亮. PAD教学法在化学化工类研究生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169-173. |
[15] |
常静, 商闯, 魏玉萍. 科学防疫与高分子化学[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77-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