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翊如, 邓顺柳, 吕银云, 任艳平. 厦门大学线下一流课程“基础化学实验(一)”教学设计样例——“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组成和杂质分析及其应用”实验教学整体设计[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11014-0. |
[2] |
潘玉珍, 王秀云, 宿艳, 田福平, 徐铁齐, 姜文凤.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11013-0. |
[3] |
袁红玲, 冯清. 基于金课标准的医学基础化学实验双语版教材设计与建设[J]. 大学化学, 2021, 36(1): 1912064-0. |
[4] |
王靖宇, 王蘅, 熊辉, 陈志飞, 原弘. 论如何通过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以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9): 76-82. |
[5] |
孙瑞卿, 许紫婷, 魏巧华. 通过拓展大学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以“硫酸铜中铜含量测定(碘量法)”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9): 96-102. |
[6] |
杨锦, 高天天. “学案式”基础化学实验报告探讨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9): 110-114. |
[7] |
曾秀琼, 蔡吉清, 顾昊睿, 王敏, 徐孝菲. 基础化学实验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9): 26-30. |
[8] |
姚忠平, 丛培琳, 郝素娥, 姜兆华, 黄玉东. 哈工大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10): 146-150. |
[9] |
张春艳,吕银云,潘蕊,翁玉华,阮婵姿,欧阳小清,董志强,许振玲,颜长明,任艳平. 科学做好基础化学实验的细化准备[J]. 大学化学, 2019, 34(2): 37-43. |
[10] |
赖瑢,许先芳,朱可佳,彭敏,李莲云,王周,郑赛利,陈六平. 基础化学实验室中小型仪器设备的三种管理模式[J]. 大学化学, 2019, 34(2): 44-48. |
[11] |
权正军,李岩,王喜存,杨志旺. 提高化学师范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J]. 大学化学, 2019, 34(2): 26-29. |
[12] |
刘敏,冯清.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 大学化学, 2019, 34(11): 88-92. |
[13] |
刘刚,张恒,马莹,苑世领,宋其圣. 化学专业拔尖学生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9, 34(10): 85-89. |
[14] |
李育佳,贾叙东,陈露洪,朱成建. 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化学拔尖人才培养全过程[J]. 大学化学, 2019, 34(10): 14-17. |
[15] |
马莹,印志磊,张恒,李晓燕,宋其圣. 化学专业拔尖学生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大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19, 34(10): 2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