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娇, 金谷, 李玲玲, 姚奇志, 刘红瑜, 王晓葵. 分析化学设计型实验考核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06061-0. |
[2] |
赵云斌, 王宏, 刘敏, 王楠, 陈浩, 吴康兵. 分析化学实验在线考试的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0016-0. |
[3] |
曾秀琼, 蔡吉清, 徐孝菲, 委育秀, 李宁. 混合式教学在反应速率和活化能测定中的应用及体会[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2029-0. |
[4] |
王佳怡, 许家喜. 双取代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区域选择性规则的理论解释和实验依据[J]. 大学化学, 2021, 36(6): 2007019-0. |
[5] |
韩疏影, 张丽, 池玉梅, 邓海山. 以思政主题为导向构建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07071-0. |
[6] |
刘晓庚, 刘琴, 李彭, 邰佳, 彭冬梅. 分析化学实验渐进融入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初探[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10084-0. |
[7] |
邓燕. 碘量法测定坚果油的碘值——推荐一个分析化学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2021, 36(2): 1912028-0. |
[8] |
刘红瑜, 金谷, 姚奇志, 李娇, 李玲玲. 双一流背景下培养拔尖人才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J]. 大学化学, 2021, 36(2): 1912006-0. |
[9] |
许秀芳. HCN与HNC异构化反应活化能的量化计算实验[J]. 大学化学, 2021, 36(2): 1912058-0. |
[10] |
常静, 商闯. 高校分析化学实验室废液的管理与处理[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4032-0. |
[11] |
王秀云, 宿艳, 张永策, 潘玉珍. 分析化学实验智慧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1032-0. |
[12] |
刘云凤, 阎小青, 乔增杰. 以培养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为导向的分析化学实验混合教学模式[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6046-0. |
[13] |
于庆水, 范芳明. 微信三模块辅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J]. 大学化学, 2020, 35(9): 13-16. |
[14] |
李奇飚, 郝雅娟. 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与活化能计算问题的讨论[J]. 大学化学, 2020, 35(9): 205-208. |
[15] |
黄聪聪, 林莉莉, 李苏华, 张利, 苏成勇. 关于反馈键理论在小分子活化中的应用的讨论[J]. 大学化学, 2020, 35(7): 88-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