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占会, 沈旭凡. 苯的凯库勒式与苯的共振结构[J]. 大学化学, 2021, 36(8): 2009012-0. |
[2] |
黄玉梓, 江茂生, 林月绪. 麦芽糖浆的制备实验设计及教学效果[J]. 大学化学, 2021, 36(8): 2011034-0. |
[3] |
韩杰, 陈文彬, 李玉新, 马如江, 贺峥杰. (-)-薄荷酮的制备及比旋光度测定——介绍一个研究型有机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21, 36(8): 2010060-0. |
[4] |
郁志勇. C60类碳单质属于有机物质[J]. 大学化学, 2021, 36(8): 2010038-0. |
[5] |
加列西·马那甫, 贾娜尔·吐尔逊, 万越, 马福东. 响应面法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响应面法优化HPLC测定饮料苯甲酸的条件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8): 2011040-0. |
[6] |
郝素娥, 范瑞清, 姚忠平, 唐冬雁, 杨春晖, 韩喜江. 索授式授课模式在大学化学课程中的教学尝试[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1057-0. |
[7] |
吴云英, 李德燕, 谢建新, 陈文静, 代刚良, 陶艳, 普梦蝶. 有机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以“乙醚的制备”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2026-0. |
[8] |
李万梅, 林子筠, 章鹏飞. 有机化学基于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2046-0. |
[9] |
姚奇志, 金谷, 朱平平, 李玲玲, 李娇, 刘红瑜. 创新教学方法,助力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扶-牵-引-放”四步教学法[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103003-0. |
[10] |
佘能芳, 曾春锋, 张栩晨, 曹云凤, 张颖颖, 余广鳌, 原弘. 翻转课堂模式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102005-0. |
[11] |
谭德新, 梁家仪, 宁明月, 王艳丽. “PBL”模式下有机化学实验的教与学[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0026-0. |
[12] |
尹霞, 赵艳, 赵敬哲.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无机化学混合教学的实施[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0032-0. |
[13] |
李秋艳, 王晓军, 朱倩, 周颖, 钱香芸. 物理化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0086-0. |
[14] |
张骥. 大学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及其归纳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08027-0. |
[15] |
楚清脆, 田阳, 鲜跃仲, 王媛媛, 张帆, 朱安伟, 张翠玲, 徐志爱, 郑婷婷, 张中海, 张闽, 张立敏, 张琪伟, 刘蒙蒙, 万晶晶, 耿萍, 赵秋华. 以学生为中心的仪器分析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09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