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奇志, 李玲玲, 金谷, 刘红瑜, 李娇. 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1): 2103040-0. |
[2] |
韩冬雪, 牛利. 浅谈化学本科生的创新研讨课——内容定位及授课模式的理解[J]. 大学化学, 2022, 37(1): 2104031-0. |
[3] |
王渭娜, 刘峰毅, 王文亮. 结构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22, 37(1): 2104046-0. |
[4] |
唐安娜, 王京. 英文课程“药物分析中的分离技术”教学有感[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012041-0. |
[5] |
唐安娜, 高榕志, 王恪.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重金属离子测定——基体改进剂[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1049-0. |
[6] |
宦双燕, 宋国胜, 陈婷婷, 王玉枝. 研究生现代光谱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1028-0. |
[7] |
盛骞莹, 张波, 张文清, 田佳, 赵怡, 夏玮, 刘海燕, 钱俊红, 王氢, 章弘扬, 张凌怡, 胡坪. 课程思政融入分析化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2019-0. |
[8] |
宿艳, 张永策, 潘玉珍, 杨成, 王雪, 黎原, 姜文凤. 以学生为中心的“五法联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2032-0. |
[9] |
王焕锋, 李玉玲, 王利平, 李晓静, 李靖靖, 王岚. 分析化学理论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2038-0. |
[10] |
武海, 黄甜甜, 曾巧, 王华子, 金晓艳, 刘杰, 凡素华. 分析化学实验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3082-0. |
[11] |
陈明丽, 于永丽, 杨婷, 赵爽, 杨春光, 白俊杰, 王建华. 分析化学课程群建设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6039-0. |
[12] |
刘轶, 林权, 刘堃, 张皓, 宋文龙, 史作森, 崔占臣, 张恺, 张俊虎. 针对非高分子专业学生进行高分子化学课程综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8): 2011017-0. |
[13] |
孙越, 杨钻. 新时代背景下物理化学实验的课程思政教学初探[J]. 大学化学, 2021, 36(8): 2103054-0. |
[14] |
尤汀汀, 高宇坤, 王广胜, 鹿现永, 殷鹏刚.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计算机与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09014-0. |
[15] |
吴云英, 李德燕, 谢建新, 陈文静, 代刚良, 陶艳, 普梦蝶. 有机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以“乙醚的制备”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20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