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海平, 郭宇, 姚丽君.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电化学与生活”课程中的教学探索[J]. 大学化学, 2022, 37(1): 2104045-. |
[2] |
岳宣峰, 樊鑫, 秦丹, 逯昊文, 张延妮. 化学分析测量数据处理有关概念的相关商榷[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7009-. |
[3] |
张亚如, 夏炎. 化学武器知多少——化学毒剂的基本介绍及其去污技术的发展[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2078-. |
[4] |
常静, 商闯. 高校分析化学实验室废液的管理与处理[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4032-. |
[5] |
郭霖. 聚合物合成设计问题的教学——切断法及逆向思维在高分子化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12): 2101004-. |
[6] |
王宇, 陈刚, 王艳芳, 张兴文, 徐平. 工科院校材料化学理科专业贯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11): 2108059-. |
[7] |
孙吉峻, 李健军, 韩琳, 姚乃宸, 梅乔健, 张馨文, 张琨, 周宇杰, 赵全芹. 神奇的活性炭家族[J]. 大学化学, 2021, 36(10): 2103011-. |
[8] |
闫烁文,王子豪,阎晓琦. 危险化学品家族[J]. 大学化学, 2019, 34(8): 152-155. |
[9] |
杨笑春,沈玉龙,刘立华,张青,杨静. 成果导向教育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18, 33(10): 58-61. |
[10] |
姚忠平,姜兆华,黄玉东,岳会敏,安茂忠,韩晓军,尹鸽平. 研究生全校公选课“表面物理化学”分类教学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6, 31(8): 51-55. |
[11] |
王志鹏,邓耿. 基于辅因子化学本质及功能的分类与讨论[J]. 大学化学, 2016, 31(4): 39-48. |
[12] |
黄华奇,陈福盛,黄荣彬. 基本化学反应形式的系统分类[J]. 大学化学, 2016, 31(10): 89-94. |
[13] |
白鑫刚, 王海霞, 渠桂荣, 郭海明. 高师本科化学专业分类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大学化学, 2013, 28(5): 24-27. |
[14] |
聂永, 苗金玲. 有机硼化合物的分类和名称[J]. 大学化学, 2013, 28(4): 39-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