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闫晓义, 马强, 魏士刚, 张志权, 郭玉鹏. 三维氮掺杂碳纳米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传感性能应用——推荐一个分析化学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2022, 37(7): 2111033-. |
[2] |
张天龙, 冯婷, 汤宏胜, 李延, 李华.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探索——以“维生素C饮料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为例[J]. 大学化学, 2022, 37(4): 202108082-. |
[3] |
王彬, 秦川丽, 刘一夫, 孙少平. 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09086-. |
[4] |
闫晓义, 马强, 谷月, 魏士刚, 张志权, 郭玉鹏. 新媒体时代下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探索[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05037-. |
[5] |
姚奇志, 金谷, 李玲玲, 李娇, 刘红瑜. 融入统筹理念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07001-. |
[6] |
章文伟, 芦昌盛, 淳远, 俞寿云, 朱成建.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化学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08092-. |
[7] |
刘雪茹, 张荣兰, 崔斌. 污染食盐制备纯碱的综合与创新实验设计[J]. 大学化学, 2021, 36(8): 2012027-. |
[8] |
雷洪, 霍冀川, 张廷红, 黄鹤燕. 新工科背景下"化学综合设计实验"课程改革[J]. 大学化学, 2021, 36(5): 2010083-. |
[9] |
耿萍,张帆.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20, 35(1): 12-16. |
[10] |
田福平,张艳娟,贺民,贾翠英,陈静,孟长功. 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促进实验教学目标达成[J]. 大学化学, 2018, 33(2): 29-35. |
[11] |
姚成立,杨莉莉,朱金苗,李红英. 基于质量工程背景下的示范实验中心与化学实验教学团队的建设与探讨[J]. 大学化学, 2017, 32(5): 40-43. |
[12] |
王彦沙,刘松艳.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16, 31(4): 17-21. |
[13] |
殷馨,虞大红,熊焰. 介绍一个典型的安全教育实验[J]. 大学化学, 2016, 31(2): 20-23. |
[14] |
赵明. 关于引进国外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资源问题的思考[J]. 大学化学, 2014, 29(5): 7-9. |
[15] |
肖小华, 邹小勇, 张杰鹏, 闫素君, 邵光, 林志强, 陈六平. 基础化学实验(综合)教学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3, 28(4): 3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