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颜静, 耿旺昌, 姚东东, 闫毅. 有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材料合成创新实验中的运用——分享几个实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7): 104-108. |
[2] |
董晓放, 林颢霆, 黄旭, 彭华煜, 夏一凡, 范紫嫣, 邢鑫, 朱亚先. 无机颜料合成的探究及社会调研[J]. 大学化学, 2020, 35(6): 31-38. |
[3] |
罗米娜, 朱鹏飞, 陈馥, 邓茂青, 甘绮龙, 陈龙. 2-羟基-1-萘甲醛缩邻苯二胺席夫碱及其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组成测定——介绍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4): 152-160. |
[4] |
吴宁然, 田恩麟, 赵创源, 沈永雯, 惠新平, 景欢旺. 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CO2还原[J]. 大学化学, 2020, 35(4): 66-71. |
[5] |
王晓康, 李昊昆, 邹思远, 孙兴文. 手性高烯丙基胺的合成及表征——一个微量不对称合成教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4): 27-31. |
[6] |
张烜阁,陆天宇,蔡岩,燕子红,苗志伟. 两类含有吡唑酮或吲哚酮结构的色满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羰基与醛基的反应活性及化学选择性[J]. 大学化学, 2020, 35(3): 76-81. |
[7] |
郭丽,周志强,曹晶晶,陈大树,韩福芹. 基于专业课程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以无机合成化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3): 8-12. |
[8] |
孙长艳,李文军,陆慧丽. 席夫碱型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制备与表征——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2): 70-74. |
[9] |
马雪璐. 配位化学中新型金属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成键特点[J]. 大学化学, 2020, 35(1): 47-52. |
[10] |
魏灵灵,张可嘉,李淑妮. [Co(NH3)6]Cl3实验中制备条件对配合物形成影响的讨论[J]. 大学化学, 2020, 35(1): 64-69. |
[11] |
王斌,刘宗瑞,段莉梅,许良,白锁柱,王晓红. “Weakley型稀土多金属氧酸盐的制备与发光性质”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1): 70-75. |
[12] |
车平,杨涵,范慧俐,王明文,李文军. 杂化钙钛矿光伏材料的合成及热稳定性研究——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1): 59-63. |
[13] |
谢俊忠,杜骏豪,何嘉炜,胡皓然,沈辰熹,卞江. 稀土元素配合物结构的大数据分析[J]. 大学化学, 2019, 34(9): 125-134. |
[14] |
骆睿昊,黄雁翀,崔世勇,方思敏,吴红,李玲玲,王钰熙,朱平平,邵伟. 无处不在的化学——颜色的故事[J]. 大学化学, 2019, 34(8): 81-86. |
[15] |
马文,贾卫国. 钌宝宝的自荐信——我是抗癌小战士[J]. 大学化学, 2019, 34(8): 4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