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佳, 胡潇, 王健春, 于凯歌, 耿诗宁, 孟祥福. 取代环己酮还原立体选择性的过渡态理论解释[J]. 大学化学, 2022, 37(3): 2106004-. |
[2] |
许文华, 李安阳, 岳可芬. 主族元素AB4型含氧酸根的成键分析——推荐一个研究型计算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08101-. |
[3] |
杨松, 汤义涵, 徐嘉伟, 刘偌曦, 薛冰, 张致慧. 绝对硬度的量化探究——介绍一个计算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21, 36(8): 2010036-. |
[4] |
张欣, 贺培楠. 浅谈物理化学中过渡态的搜索方法[J]. 大学化学, 2021, 36(8): 2012018-. |
[5] |
张磊, 周建国, 周永柱. 烯烃硼氢化反应机理的进一步探讨[J]. 大学化学, 2021, 36(6): 2008009-. |
[6] |
许秀芳. HCN与HNC异构化反应活化能的量化计算实验[J]. 大学化学, 2021, 36(2): 1912058-. |
[7] |
陈广慧, 林旺强, 姜昆. 计算模拟在化学热力学、动力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甲醛解离反应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143-149. |
[8] |
李全松,李泽生. 值得引入物理化学教材的重要内容:势能面交叉[J]. 大学化学, 2019, 34(4): 51-54. |
[9] |
王溢磊,李隽. 计算化学实验的课程建设[J]. 大学化学, 2018, 33(10): 25-32. |
[10] |
张恒,马莹,刘刚,宋其圣,苑世领. 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计算——构建氢键、卤键势能面[J]. 大学化学, 2017, 32(5): 44-48. |
[11] |
许秀芳. 氢气和氧气生成气态水反应热力学函数的高水平量化计算研究--介绍一个计算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16, 31(12): 53-58. |
[12] |
王溢磊. 甲醛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计算化学研究——介绍一个计算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14, 29(5): 66-70. |
[13] |
袁汝明, 傅钢, 韩国彬. 应用理论化学方法预测有机分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J]. 大学化学, 2014, 29(3): 50-54. |
[14] |
何广武, 张振琴, 刘莳, 姜慧君. Aldol缩合反应的立体化学——Zimmerman-Traxler过渡态[J]. 大学化学, 2011, 26(2): 8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