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司玉军, 刘新露, 张瀚丹, 刘珊珊, 刘旖歆. 设计综合性实验强化物理化学理论课教学探索——以原电池设计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1): 1910051-0. |
[2] |
袁红玲, 冯清. 基于金课标准的医学基础化学实验双语版教材设计与建设[J]. 大学化学, 2021, 36(1): 1912064-0. |
[3] |
王秀云, 宿艳, 张永策, 潘玉珍. 分析化学实验智慧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1032-0. |
[4] |
万坚, 任彦亮, 饶立, 魏林, 李永健, 邓阳, 孟祥高, 原弘. 蛋白–配体复合物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与教学实践——COVID-19肺炎疫情防控时期线上教学的案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3066-0. |
[5] |
刘云凤, 阎小青, 乔增杰. 以培养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为导向的分析化学实验混合教学模式[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6046-0. |
[6] |
纪敏, 王新葵, 孙延波, 王旭珍, 王新平.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7041-0. |
[7] |
杜静, 赵温涛, 冯霞, 马骁飞. 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5078-0. |
[8] |
查正根, 兰泉, 郑媛, 蒋俊, 李玲玲, 朱平平.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课程一流建设[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7084-0. |
[9] |
张海霞, 纪永升. 讨论式教学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7049-0. |
[10] |
曾嵘, 任玉, 杨世芳, 刘建文, 王凯, 党雪平. 基于工程认证的化工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8002-0. |
[11] |
彭昌军, 徐首红, 刚洪泽, 殷天翔, 胡军, 尚亚卓, 刘洪来, 黑恩成. 与时俱进,不断开创物理化学课程建设新局面[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6013-0. |
[12] |
张海波, 刘海燕, 丁琼, 黄驰, 赵发琼, 刘欲文.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性能探究[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6051-0. |
[13] |
周艳晖, 张珠宝, 周美云, 谢新媛, 孟苗, 孟建新, 李丹. 有侨校特色的交互式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构建和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8085-0. |
[14] |
展鹏, 刘新泳. 形象化教学方法在药学专业化学类课程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8064-0. |
[15] |
李田, 张攀, 边磊, 关玲, 徐烜峰, 张奇涵, 王婕妤, 王颖霞.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设置计算化学模块[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1204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