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秀云, 宿艳, 张永策, 潘玉珍. 分析化学实验智慧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1032-0. |
[2] |
刘云凤, 阎小青, 乔增杰. 以培养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为导向的分析化学实验混合教学模式[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6046-0. |
[3] |
于庆水, 范芳明. 微信三模块辅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J]. 大学化学, 2020, 35(9): 13-16. |
[4] |
马莹, 张恒, 宋其圣, 胡清萍.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助力实验课在线教学[J]. 大学化学, 2020, 35(5): 223-228. |
[5] |
耿萍,张帆.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20, 35(1): 12-16. |
[6] |
张玉荣,郭钰,孙瑞卿,张宁,汤儆,袁耀锋,魏巧华. 第11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试题评析与思考[J]. 大学化学, 2019, 34(6): 87-91. |
[7] |
干宁,杨倩. 基于二维MOFs构建MicroRNA荧光传感器的综合分析化学实验及“赛学结合、三位一体评价”的教学模式设计[J]. 大学化学, 2019, 34(6): 38-45. |
[8] |
庄媛,姚喆,李建强,柴成文.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分层次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8, 33(9): 62-68. |
[9] |
李爱峰,王术皓,贾丽萍,韩昭君.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探讨[J]. 大学化学, 2018, 33(6): 53-59. |
[10] |
林毅,丁琼,谢音,田秋霖,曹迪,王舒,王晓如,黄驰. 分析化学实验MOOC平台建设[J]. 大学化学, 2018, 33(11): 11-14. |
[11] |
刘霞. 基于启发式教学法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实践——以纯碱中总碱量的测定为例[J]. 大学化学, 2018, 33(1): 21-23. |
[12] |
肖莹,于清峰. 药学专业留学生分析化学实验全英文教学的体会[J]. 大学化学, 2017, 32(8): 37-41. |
[13] |
张玉荣,魏巧华,汤儆,袁耀锋. 福建省首届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试题解析[J]. 大学化学, 2017, 32(5): 89-92. |
[14] |
黄冬兰,郭会时,彭翠红,焦琳娟. “课证赛”融合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7, 32(4): 32-35. |
[15] |
叶小舟,李慧慧,文利柏,刘永红,梁建功,王运. 农科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J]. 大学化学, 2017, 32(1): 2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