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秀云, 宿艳, 张永策, 潘玉珍. 分析化学实验智慧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1032-0. |
[2] |
刘云凤, 阎小青, 乔增杰. 以培养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为导向的分析化学实验混合教学模式[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6046-0. |
[3] |
于庆水, 范芳明. 微信三模块辅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J]. 大学化学, 2020, 35(9): 13-16. |
[4] |
高靓辉, 龚孟婕, 孔繁博, 袁廷, 李晓宏, 祖莉莉, 李运超, 范楼珍. 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化学远程教学初探[J]. 大学化学, 2020, 35(5): 81-87. |
[5] |
鲁立强, 帅琴, 李季, 邱海鸥, 彭月娥. 基于中国大学MOOC、慕课堂和QQ群三结合的分析化学课程在线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5-18. |
[6] |
曹敏惠, 石炜, 江洪, 徐胜臻. 基于MOOC“一站式”有机化学在线翻转课堂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47-151. |
[7] |
马莹, 张恒, 宋其圣, 胡清萍.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助力实验课在线教学[J]. 大学化学, 2020, 35(5): 223-228. |
[8] |
王莉, 张丽荣, 范勇, 宋天佑, 徐家宁. 基于MOOC的“无机化学Ⅱ”课程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21-125. |
[9] |
魏灵灵, 徐玲, 魏恒伟, 张永策, 胡涛, 崔淼, 焦桓. 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线上实验教学的策略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236-243. |
[10] |
郭玉鹏, 赵岩, 高焓, 高娜, 李根. 基于中国大学MOOC和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化学与社会课程在线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217-222. |
[11] |
耿萍,张帆.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20, 35(1): 12-16. |
[12] |
李慧慧,吴承春,肖湘平,王运. MOOC资源的有效利用——基于SPOC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J]. 大学化学, 2019, 34(7): 6-10. |
[13] |
张玉荣,郭钰,孙瑞卿,张宁,汤儆,袁耀锋,魏巧华. 第11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试题评析与思考[J]. 大学化学, 2019, 34(6): 87-91. |
[14] |
干宁,杨倩. 基于二维MOFs构建MicroRNA荧光传感器的综合分析化学实验及“赛学结合、三位一体评价”的教学模式设计[J]. 大学化学, 2019, 34(6): 38-45. |
[15] |
庄媛,姚喆,李建强,柴成文.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分层次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8, 33(9): 6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