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红玲, 冯清. 基于金课标准的医学基础化学实验双语版教材设计与建设[J]. 大学化学, 2021, 36(1): 1912064-0. |
[2] |
盛骞莹, 张文清, 王燕, 赵怡, 刘海燕, 钱俊红, 张波, 王氢, 胡坪. 以学生为主体的混合式个性化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课程中的探索与思考[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2027-0. |
[3] |
张海霞, 纪永升. 讨论式教学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7049-0. |
[4] |
杨锦, 高天天. “学案式”基础化学实验报告探讨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9): 110-114. |
[5] |
曾秀琼, 蔡吉清, 顾昊睿, 王敏, 徐孝菲. 基础化学实验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9): 26-30. |
[6] |
余凡, 王亮, 李宝. “自旋交叉”科研内容融入晶体场理论本科教学的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8): 111-114. |
[7] |
刘文皓, 李雪丽, 张玥, 张雯, 杜泽朔, 奎晓晅, 李丽萍. 化学教育走进雄安——白洋淀环保主题暑期实践活动[J]. 大学化学, 2020, 35(6): 12-18. |
[8] |
张晓蕾, 贾春晓, 李洪亮. “课前六备、课中六讲、课后六辅”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基于“雨课堂+钉钉直播”的中等无机化学课程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33-140. |
[9] |
鹿现永, 刘大鹏, 朱禹洁, 张东凤. 延期开学背景下“基础化学2”的线上开课方案[J]. 大学化学, 2020, 35(5): 52-55. |
[10] |
龚静鸣,张文华,李芳,徐晖,周燕平,梁沛,熊博,高婷娟,原弘,万坚. 核心素养导向的基于思维导图的分析化学教学实践与探讨[J]. 大学化学, 2019, 34(6): 26-32. |
[11] |
沈宏,徐端钧,方文军,聂晶晶. 关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定位的思考[J]. 大学化学, 2019, 34(4): 12-15. |
[12] |
张春艳,吕银云,潘蕊,翁玉华,阮婵姿,欧阳小清,董志强,许振玲,颜长明,任艳平. 科学做好基础化学实验的细化准备[J]. 大学化学, 2019, 34(2): 37-43. |
[13] |
赖瑢,许先芳,朱可佳,彭敏,李莲云,王周,郑赛利,陈六平. 基础化学实验室中小型仪器设备的三种管理模式[J]. 大学化学, 2019, 34(2): 44-48. |
[14] |
曾秀琼,蔡吉清,魏晓芳,王敏,王国平,毛侦军. “厚基础、强能力、重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8, 33(8): 14-18. |
[15] |
赖瑢,郑赛利,王周,彭敏,朱可佳,李莲云,李晓洁,于志广,许先芳,陈六平.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加强基础化学实验室管理的探索和实践[J]. 大学化学, 2017, 32(3): 4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