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娜娜, 孙慧, 宋刚. 以“学生为中心+专业为导向”的环境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 大学化学, 2022, 37(4): 2109011-. |
[2] |
杨丽锦, 苏敏, 黄采薇, 魏灵灵, 马艺, 王晓明, 焦桓. 多模态建构下的无机化学课程学习体验与感受[J]. 大学化学, 2022, 37(3): 2106018-. |
[3] |
朱婷玉, 张晖, 章文伟, 叶德举, 李金波, 谢然. 线上线下混合式-六环节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以化学生物学实验“基于生物正交反应的蛋白质标记”为例[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09028-. |
[4] |
陈明丽, 于永丽, 杨婷, 赵爽, 杨春光, 白俊杰, 王建华. 分析化学课程群建设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6039-. |
[5] |
尹霞, 赵艳, 赵敬哲.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无机化学混合教学的实施[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0032-. |
[6] |
邵伟, 张万群, 胡万群, 李维维, 盛翔, 柯玉萍, 杨凯平, 孙晴, 朱平平. 线上线下混合式“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实践与思考——以气相色谱实验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2012-. |
[7] |
佘能芳, 曾春锋, 张栩晨, 曹云凤, 张颖颖, 余广鳌, 原弘. 翻转课堂模式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102005-. |
[8] |
代冬梅, 陈佳, 沈昊宇, 龙能兵, 干宁. 基于“互联网+”背景的仪器分析类课程MTSAE教学模式构建[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1001-. |
[9] |
温会玲, 唐林, 赵继宽, 李东祥, 温永红, 高洪涛. 基于PBL的物理化学实验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12): 2101059-. |
[10] |
张向荣, 白艳红, 李健军, 杨国鑫, 林培玲, 唐玉海. 基于“虚实结合”的医用有机化学实验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12): 2102040-. |
[11] |
邹晓川, 王贵凤, 穆仕盼, 杨怡萌, 王存, 李倩, 代秦琴, 张迪, 杨晶. 基于“一核三段六环节”提升化学师范生教研教学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11): 2103074-. |
[12] |
方启, 索艳格, 张治国. 以节能减排竞赛为抓手,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J]. 大学化学, 2021, 36(11): 2104065-. |
[13] |
钮因尧, 陈聪颖. 以临床案例为导向的检验班分析化学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7095-. |
[14] |
周德志, 何名芳, 曹小华, 徐常龙, 钟婵娟, 王萍萍. 普通化学实验“学生中心”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3033-. |
[15] |
刘云凤, 阎小青, 乔增杰. 以培养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为导向的分析化学实验混合教学模式[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6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