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 >> 2019, Vol. 34 >> Issue (12): 73-78.doi: 10.3866/PKU.DXHX201911055
所属专题: 2019元素周期表年
收稿日期:
2019-11-26
录用日期:
2019-12-02
发布日期:
2019-12-05
通讯作者:
蒋尚达
E-mail:jiangsd@pku.edu.cn
作者简介:
蒋尚达,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研究员,2011年在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获得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11–2014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洪堡学者,2014–2015年在法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11月起受聘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所。2016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同年当选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科普专委会委员,2018年获得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主要从事分子磁性和电子顺磁共振谱学研究,研究磁性分子的量子相干行为及电、光和磁等对分子自旋的相干操纵方法。2019年成为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钆元素代言人。
基金资助:
Received:
2019-11-26
Accepted:
2019-12-02
Published:
2019-12-05
Contact:
Shangda JIANG
E-mail:jiangsd@pku.edu.cn
Supported by:
摘要:
钆离子是元素周期表中自旋值最大的离子,其轨道角动量被完全淬灭,具有十分特殊的电子结构。本文以核磁共振造影剂以及分子自旋量子比特为例介绍了钆离子在前沿科技中的应用。
MSC2000:
蒋尚达. 钆离子:周期表中最高自旋的离子[J]. 大学化学, 2019, 34(12): 73-78.
Shangda JIANG. Gd3+ Ion: The Ion of Highest Spin in the Periodic Table[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19, 34(12): 73-78.
1 |
Herbst J. F. Rev. Mod. Phys. 1991, 63, 819.
doi: 10.1103/RevModPhys.63.819 |
2 |
Jiang S. D. ; Wang B. W. ; Sun H. L. ; Wang Z. M. ; Gao S. J. Am. Chem. Soc. 2011, 133, 4730.
doi: 10.1021/ja200198v |
3 | Laniado M. ; Weinmann H. J. ; Schorner W. ; Felix R. ; Speck U. Physiol. Chem. Phys. Med. NMR 1984, 16, 157. |
4 |
Feynman R. P. Int. J. Theor. Phys. 1982, 21, 467.
doi: 10.1007/BF02650179 |
5 | Shor, P. W. Algorithms for Quantum Computation: Discrete Logarithms and Factoring//Proc. 35th Annual Symposium on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Nov 20-22, 1994; Goldwasser, S., Eds.;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1994; pp 124-134. |
6 |
Grover L. K. Phys. Rev. Lett. 1997, 79 (23), 4709.
doi: 10.1103/PhysRevLett.79.4709 |
7 |
Harrow W. A. ; Montanaro A. Nature 2017, 549, 203.
doi: 10.1038/nature23458 |
8 |
Jenkins M. D. ; Duan Y. ; Diosdado B. ; Garcia-Ripoll J. J. ; Gaita-Arino A. ; Gimenez-Saiz C. ; Alonso P. J. ; Coronado E. ; Luis F. Phys. Rev. B 2017, 95, 064423.
doi: 10.1103/PhysRevB.95.064423 |
9 |
Hu Z. ; Dong B. W. ; Liu Z. ; Liu J. J. ; Su J. ; Yu C. ; Xiong J. ; Shi D. E. ; Wang Y. ; Wang B. W. ; Ardavan A. ; Shi Z. ; Jiang S. D. ; Gao S. J. Am. Chem. Soc. 2018, 140, 1123.
doi: 10.1021/jacs.7b12170 |
[1] | 吕银云, 翁玉华, 潘蕊, 张春艳, 董志强, 欧阳小清, 阮婵姿, 许振玲, 彭淑女, 任艳平. 二维码在实验教学和实验仪器管理以及学术报告中的灵活应用[J]. 大学化学, 0, (): 0-0. |
[2] | 张来英, 兰如月, 刘志红, 吴伟泰. 温度响应高分子微凝胶的水相制备与表征——介绍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0, (): 0-0. |
[3] | 刘晓亮, 刘阳秋, 雷鸣. 结构化学课程中基于网络的点群演示教学平台PGLite的开发与实践[J]. 大学化学, 0, (): 0-0. |
[4] | 徐玲, 魏恒伟, 魏灵灵, 马艺, 王晓明, 焦桓. 基础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氧化型石墨烯制备实验为例[J]. 大学化学, 0, (): 0-0. |
[5] | 许秀芳. HCN与HNC异构化反应活化能的量化计算实验[J]. 大学化学, 0, (): 0-0. |
[6] | 范天骄, 姚奇志, 金谷. 本科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和实践——含铬废水的处理和分析[J]. 大学化学, 0, (): 0-0. |
[7] | 刘红瑜, 原思浩, 金谷. I2与水溶性高分子显色体系的探究[J]. 大学化学, 0, (): 0-0. |
[8] | 邓燕. 碘量法测定坚果油的碘值——推荐一个分析化学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0, (): 0-0. |
[9] | 田德美.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及纯化实验教学研究[J]. 大学化学, 0, (): 0-0. |
[10] | 孙寅璐, 姜宏月, 熊英.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分析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探究与实践——以色谱教学为例[J]. 大学化学, 0, (): 0-0. |
[11] | 魏榕, 王学, 于水欢, 姚哲侃, 苗志伟. 环三磷腈磺酸盐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阻燃聚碳酸酯中的应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科研反哺教学”本科生培养创新科研实践[J]. 大学化学, 0, (): 0-0. |
[12] | 刘莎莎, 李会香, 雷杰. 基准物质的性状对标准溶液标定的影响——以硼砂为例[J]. 大学化学, 0, (): 0-0. |
[13] | 马晓爽, 郑成斌. 从量变到质变——“拔尖计划2.0”阶段化学拔尖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J]. 大学化学, 0, (): 0-0. |
[14] | 童永芬, 黄智敏, 邢秋菊. 能力与品德同步培养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0, (): 0-0. |
[15] | 万福贤, 王振涛, 高吉刚, 李映, 李长城, 姜林, 艾仕云, 张丽丽. 立德树人理念下农科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0, (): 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