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郝温昕, 刘煊赫, 李知芯, 聂渝芯, 邓璐, 吴静. 染发剂三家族的竞争[J]. 大学化学, 2022, 37(9): 2205059-. |
[2] |
谭森珂, 李万舜. 谈“腐”色变[J]. 大学化学, 2022, 37(9): 2205088-. |
[3] |
金小玲, 刘强, 惠新平. 基于量子化学计算探究丁-1-烯-3-炔亲电加成反应的机理和选择性[J]. 大学化学, 2022, 37(7): 2110047-. |
[4] |
阮婵姿, 许振玲, 潘蕊, 张春艳, 吕银云, 翁玉华, 董志强, 任艳平. “元素化学实验”中的热致变色现象(二)——部分Cr(III)化合物的热致变色现象及其变色机理探讨[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06011-. |
[5] |
阮婵姿, 潘蕊, 许振玲, 翁玉华, 张春艳, 吕银云, 董志强, 任艳平. “元素化学实验”中的热致变色现象(一)——部分Co(Ⅱ)化合物的热致变色现象及其变色机理探讨[J]. 大学化学, 2022, 37(1): 2104004-. |
[6] |
张骥. 大学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及其归纳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08027-. |
[7] |
张磊, 周建国, 周永柱. 烯烃硼氢化反应机理的进一步探讨[J]. 大学化学, 2021, 36(6): 2008009-. |
[8] |
上官恩波, 吴呈珂, 李晶, 冯素玲, 李全民. 过硫酸铵氧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锰的褪色机理探讨[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4125-. |
[9] |
霍英豪, 张树永. 从机理和动力学角度分析和优化硝化反应条件[J]. 大学化学, 2021, 36(12): 2102023-. |
[10] |
袁汝明, 傅强, 傅钢. 研究型计算化学实验改革与实施[J]. 大学化学, 2020, 35(9): 141-147. |
[11] |
江国防. 浅析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教与学[J]. 大学化学, 2020, 35(7): 82-87. |
[12] |
胡芯, 陈泽, 闫涛, 胡锴, 赵发琼, 黄驰, 刘欲文. 物理化学实验Belousov-Zhabotinsky(B-Z)反应的新设计[J]. 大学化学, 2020, 35(4): 137-144. |
[13] |
张曼,周俊豪,华宇成,任相伟,赵温涛,张万东. 由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制备水合茚三酮的反应机理探讨[J]. 大学化学, 2020, 35(3): 82-88. |
[14] |
郭世祺,马荔. 抗癌药物的先驱——顺铂[J]. 大学化学, 2020, 35(1): 40-46. |
[15] |
宋鹏飞,赖勇杰,蔡易旻,王垣予,杨东昂,彭运良,张瑛,王燕燕,辛国斌,李荀. 铊先生和她的故事[J]. 大学化学, 2019, 34(8): 5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