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明丽, 王钰煕, 魏伟, 吴亮, 汪耀明, 冯红艳. 膜分离特色化工实验项目和教学资源的建设及应用[J]. 大学化学, 2022, 37(7): 2109035-. |
[2] |
刘艳玲, 阴彩霞. 立足“四个回归”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7): 2201028-. |
[3] |
张树永, 范楼珍, 淳远, 刘永梅, 田福平, 白云山, 宋淑娥. 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建议[J]. 大学化学, 2022, 37(6): 2108061-. |
[4] |
马忠华, 马济美, 成协设, 曹秀芳. 以培养科研意识为目标的本科波谱学混合式教学设计[J]. 大学化学, 2022, 37(4): 2107100-. |
[5] |
陈联梅, 韦万丽, 李红梅, 漆文胜. TEP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酸碱滴定分析法”教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2, 37(4): 2107004-. |
[6] |
潘向强, 龙思祈, 苍宇杰, 李璟, 赵蓓, 张正彪. 大学化学课程思政的现状与应对策略——基于学生视角的探讨[J]. 大学化学, 2022, 37(3): 2105012-. |
[7] |
沈海云, 朱莉娜, 王海媛, 邱丽娟, 邵松雪. 浸润式课程思政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设计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10): 2112047-0. |
[8] |
王月霞, 杜登学. 价值引领融入高分子化学的课程思政元素设计[J]. 大学化学, 2022, 37(10): 2112059-0. |
[9] |
韩冬雪, 牛利. 浅谈化学本科生的创新研讨课——内容定位及授课模式的理解[J]. 大学化学, 2022, 37(1): 2104031-. |
[10] |
谭亮, 陈超, 魏琳, 谭月明, 马铭. 分析化学(一)教学与科研互促的实践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4002-. |
[11] |
孙艳辉, 南俊民, 马国正, 何广平, 左晓希, 李国良, 林晓明.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10015-. |
[12] |
周峰岩, 赵玉亮, 张文志, 周利, 闫鹏. 有机化学糖类化合物教学的思政案例设计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10059-. |
[13] |
张树永, 李金林, 范楼珍, 侯文华, 刁国旺, 郭玉鹏. 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物理化学相关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建议(2020版)[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9052-. |
[14] |
刘志莲, 崔玉, 刘思全, 杨小凤, 王守锋.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J]. 大学化学, 2020, 35(9): 31-35. |
[15] |
朱亚先, 匡勤, 汪骋, 黄荣彬, 杨士烑, 郑兰荪. 化学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群设置与教学内容——以厦门大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8):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