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刚, 孙一鸣, 李思琦, 于少芬, 宋其圣, 苑世领, 王芬, 马莹. 基于考古情境的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考古”陶片中残留油脂的检测[J]. 大学化学, 2020, 35(6): 63-70. |
[2] |
林亚维, 谭俊杰, 许颖, 姚文高, 胡晓松. 香豆素羟胺在糠醛类化合物荧光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4): 145-151. |
[3] |
冯霞,常静,刘俊吉,魏玉萍.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仪器分析实验(全英文)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 大学化学, 2020, 35(3): 37-40. |
[4] |
钱俊红,胡坪,周蕾,张文清,邹冬璇,王燕.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气相色谱实验”教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3): 61-66. |
[5] |
刘莎莎,李会香,樊惠芝,雷杰. 光纤光谱仪的多样化组装及应用——介绍一个仪器分析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2): 64-69. |
[6] |
李亭亭,朴英爱,张静,冯静东,孙艳涛. 气相色谱法分离正己烷和环己烷的实验设计与教学探索[J]. 大学化学, 2019, 34(7): 73-78. |
[7] |
孙寅璐,王紫瑶. 基于随机扩散理论的色谱模拟辅助化学教学研究[J]. 大学化学, 2019, 34(6): 72-80. |
[8] |
郭明,楼丹,夏琪涵,李铭慧,周建钟,吴荣晖,文先红,李莎. 全媒体时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 大学化学, 2019, 34(5): 19-26. |
[9] |
钟亚兰,刘业硕,张思巍,王毅楷,黄驰,王晓玲. 水-煤油萃取实验中苯甲酸浓度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J]. 大学化学, 2019, 34(4): 66-72. |
[10] |
彭淑女,邵文尧,陈招斌,李华敏,杨利民.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对拔尖人才培养的探讨与思考[J]. 大学化学, 2019, 34(10): 119-123. |
[11] |
高晓慧,刘浩然. 推荐一个色谱分析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J]. 大学化学, 2018, 33(6): 33-37. |
[12] |
谢天尧,易佳,张蔓书,王筱,罗学军. 新型富集仪的研制及其实验教学应用[J]. 大学化学, 2018, 33(3): 55-58. |
[13] |
陈红英,李良春,黄毅,郑仁林. 槐米中芦丁提取、精制与鉴定的创新实验教学[J]. 大学化学, 2018, 33(10): 75-78. |
[14] |
潘芊秀,王江云.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新探[J]. 大学化学, 2018, 33(1): 45-48. |
[15] |
张新. 色谱法中的谱带和色谱峰[J]. 大学化学, 2017, 32(9): 5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