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琳, 侯文华. 物理化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10079-0. |
[2] |
赵新筠, 陈喜, 周忠强, 吴腊梅, 张展. 构建网络学习资源提高民族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9003-0. |
[3] |
李婉, 陈林, 陈迪, 卞真伟, 朱平平. 重金属离子化学性质教学App的开发与使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8): 115-121. |
[4] |
李晖, 谭君蕊. 氢元素教学内容的重构[J]. 大学化学, 2020, 35(8): 75-88. |
[5] |
魏明灯, 魏巧华. 元素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碳的结构与性能及其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8): 24-27. |
[6] |
赵修毅, 张伟雄, 刘俊良, 乔正平. 无机化学四个易混淆基本概念的讲授建议[J]. 大学化学, 2020, 35(8): 98-102. |
[7] |
许家喜, 陈宁. 环氧乙烷亲核开环的区域选择性规则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7): 166-170. |
[8] |
沈越, 李小瑞. 浅谈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的教学要点[J]. 大学化学, 2020, 35(7): 130-141. |
[9] |
秦雨欣, 林天然, 李金莹, 覃思媛, 侯丽.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可视化多色荧光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推荐一个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J]. 大学化学, 2020, 35(6): 110-116. |
[10] |
刘天瑞, 赵伟光, 张妍欣, 冯凯旋, 徐天驰, 章文伟, 谌东中. AIE荧光聚合物RAFT可控合成与表征及光物理性质研究[J]. 大学化学, 2020, 35(4): 81-89. |
[11] |
张阿芳, 敖渝涓, 钱鸣来, 王媛媛, 陈波, 陈启明. 云蒸霞蔚——多色双喷泉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4): 43-49. |
[12] |
杨迎晨,陈企发,夏炎. 更深度的“照相”技术——质谱成像的发展与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3): 47-53. |
[13] |
张卓旻,黄路,李攻科. 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基础化学分析实验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3): 32-36. |
[14] |
董建伟,李雪娇,蔡乐,缪应纯. 以去氢弯孢霉素NMR结构解析讲授本科生波谱分析课程[J]. 大学化学, 2020, 35(3): 113-119. |
[15] |
刘莎莎,李会香,樊惠芝,雷杰. 光纤光谱仪的多样化组装及应用——介绍一个仪器分析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2): 6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