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彭进松, 赵公元, 周志强, 李雪, 陈春霞, 李斌. 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构建策略探索——以有机化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2, 37(8): 2112074-. |
[2] |
关丽丽, 蔡颖, 宋金玲, 肖淑艳, 胡锋, 赵鑫.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结构化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3): 2105029-. |
[3] |
王建国. 有机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师生有效互动[J]. 大学化学, 2022, 37(3): 2108039-. |
[4] |
任霜蛟, 周媛媛, 吴满妹, 王珊, 张依灵, 杨水金. 化学专业课线上学习效果调查及对策研究[J]. 大学化学, 2022, 37(1): 2103059-. |
[5] |
淡文彦, 孔璐璐, 王晓岗. 有机分子荧光光谱中的AIE和ACQ现象[J]. 大学化学, 2022, 37(1): 2103058-. |
[6] |
邓阳, 管文娟. 高师院校“化学教学论”课程中实施论辩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09076-. |
[7] |
谭德新, 梁家仪, 宁明月, 王艳丽. “PBL”模式下有机化学实验的教与学[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0026-. |
[8] |
何乐芹, 师程程, 郝勇静, 韩帅, 孟晓彩, 杨甲甲, 康莲薇.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102015-. |
[9] |
杨占旭, 蔡天凤, 胡跃鑫, 宋丽娟, 王吉林, 施岩, 李剑, 钱建华. 具有石油化工特色的应用化学一流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5): 2012007-. |
[10] |
高洪涛, 李东祥, 孙雪梅.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5): 2008041-. |
[11] |
吕银云, 潘蕊, 翁玉华, 阮永红, 吴平平, 张来英, 彭淑女, 陈玉清, 张春艳, 董志强, 欧阳小清, 阮婵姿, 许振玲, 颜长明, 任艳平. 构建智能化实验开放共享平台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3064-. |
[12] |
赵新筠, 陈喜, 周忠强, 吴腊梅, 张展. 构建网络学习资源提高民族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9003-. |
[13] |
蒲祥, 王晗光, 邹平, 王广途, 乐贵洲, 刘宽, 程琍, 冯鞠花, 张慧贤, 黄乾明, 饶含兵. “双一流”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有机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及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2053-. |
[14] |
赵全芹, 张树永. 基于高效教学的医学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8): 39-43. |
[15] |
王丽萍. 全英文研究型教学效果探讨——基于有机材料化学课学生问卷调查分析[J]. 大学化学, 2019, 34(4): 26-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