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 >> 2020, Vol. 35 >> Issue (12): 49-54.doi: 10.3866/PKU.DXHX202008051
所属专题: 科学抗疫中的化学
收稿日期:
2020-08-24
录用日期:
2020-10-15
发布日期:
2020-10-28
通讯作者:
刘莎莎
E-mail:ssliu@fudan.edu.cn
作者简介:
刘莎莎, Email: ssliu@fudan.edu.cn基金资助:
Huixiang Li, Jie Lei, Xingwen Sun, Shasha Liu()
Received:
2020-08-24
Accepted:
2020-10-15
Published:
2020-10-28
Contact:
Shasha Liu
E-mail:ssliu@fudan.edu.cn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84消毒液应用广泛,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非常重要。本文建立了自动电位滴定快速测定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的方法,对消毒液中的有效氯含量进行测定,并与手动滴定方法的数据进行比较。对两组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测得的有效氯含量一致。本实验以分析化学原理为基础,应用于抗疫物质的检测,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可以考虑作为化学学科大二学生的分析化学实验内容开设。
MSC2000:
李会香, 雷杰, 孙兴文, 刘莎莎. 自动电位滴定快速测定84消毒液中的有效氯含量[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49-54.
Huixiang Li, Jie Lei, Xingwen Sun, Shasha Liu. Rapid Determination of Available Chlorine Content in 84 Disinfectant by Automatic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20, 35(12): 49-54.
表2
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结果"
自动电位滴定 | 手动滴定 | |||||
编号 | VNa2S2O3/mL | 浓度/(g/100 mL) | 编号 | VNa2S2O3/mL | 浓度/(g/100 mL) | |
1 | 6.74 | 4.81 | 1 | 6.81 | 4.83 | |
2 | 6.75 | 4.82 | 2 | 6.80 | 4.83 | |
3 | 6.75 | 4.82 | 3 | 6.78 | 4.81 | |
4 | 6.77 | 4.83 | 4 | 6.82 | 4.84 | |
5 | 6.75 | 4.82 | 5 | 6.82 | 4.84 | |
6 | 6.75 | 4.82 | 6 | 6.79 | 4.82 | |
7 | 6.76 | 4.83 | 7 | 6.77 | 4.80 | |
8 | 6.76 | 4.83 | 8 | 6.81 | 4.83 | |
9 | 6.76 | 4.83 | 9 | 6.79 | 4.82 | |
10 | 6.77 | 4.83 | 10 | 6.78 | 4.81 | |
平均值 | – | 4.82 | 平均值 | – | 4.82 |
1 | 李道重.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5, (5), 26. |
2 | 郑秀亮. 环境, 2020, (3), 54. |
3 | 段桂珍. 消费导刊, 2009, (13), 189. |
4 | 陈爱民. 西北药学杂志, 1994, (4), 168. |
5 | 杜艳红; 林琳; 刘磊; 刘艳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16), 1889. |
6 | 周挺; 吕莹康; 魏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4, 4 (10), 810. |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 2002, 118. |
8 | 赵滨; 马林; 沈建中; 卫景德.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9, 155- 156. |
9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教学组. 基础分析化学实验,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94- 95. |
10 | 吴性良; 孔继烈. 分析化学原理,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121- 182. |
11 | 王周; 石建新; 彭敏; 郑赛利; 李莲云; 赖瑢; 朱可佳. 大学化学, 2019, 34 (2), 49. |
12 | 陈平. 应用数理统计,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74- 375. |
[1] | 吕银云, 翁玉华, 潘蕊, 张春艳, 董志强, 欧阳小清, 阮婵姿, 许振玲, 彭淑女, 任艳平. 二维码在实验教学和实验仪器管理以及学术报告中的灵活应用[J]. 大学化学, 0, (): 0-0. |
[2] | 张来英, 兰如月, 刘志红, 吴伟泰. 温度响应高分子微凝胶的水相制备与表征——介绍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0, (): 0-0. |
[3] | 刘晓亮, 刘阳秋, 雷鸣. 结构化学课程中基于网络的点群演示教学平台PGLite的开发与实践[J]. 大学化学, 0, (): 0-0. |
[4] | 徐玲, 魏恒伟, 魏灵灵, 马艺, 王晓明, 焦桓. 基础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氧化型石墨烯制备实验为例[J]. 大学化学, 0, (): 0-0. |
[5] | 许秀芳. HCN与HNC异构化反应活化能的量化计算实验[J]. 大学化学, 0, (): 0-0. |
[6] | 范天骄, 姚奇志, 金谷. 本科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和实践——含铬废水的处理和分析[J]. 大学化学, 0, (): 0-0. |
[7] | 刘红瑜, 原思浩, 金谷. I2与水溶性高分子显色体系的探究[J]. 大学化学, 0, (): 0-0. |
[8] | 邓燕. 碘量法测定坚果油的碘值——推荐一个分析化学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0, (): 0-0. |
[9] | 田德美.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及纯化实验教学研究[J]. 大学化学, 0, (): 0-0. |
[10] | 孙寅璐, 姜宏月, 熊英.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分析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探究与实践——以色谱教学为例[J]. 大学化学, 0, (): 0-0. |
[11] | 魏榕, 王学, 于水欢, 姚哲侃, 苗志伟. 环三磷腈磺酸盐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阻燃聚碳酸酯中的应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科研反哺教学”本科生培养创新科研实践[J]. 大学化学, 0, (): 0-0. |
[12] | 刘莎莎, 李会香, 雷杰. 基准物质的性状对标准溶液标定的影响——以硼砂为例[J]. 大学化学, 0, (): 0-0. |
[13] | 马晓爽, 郑成斌. 从量变到质变——“拔尖计划2.0”阶段化学拔尖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J]. 大学化学, 0, (): 0-0. |
[14] | 童永芬, 黄智敏, 邢秋菊. 能力与品德同步培养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0, (): 0-0. |
[15] | 万福贤, 王振涛, 高吉刚, 李映, 李长城, 姜林, 艾仕云, 张丽丽. 立德树人理念下农科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0, (): 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