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薇, 吕东煜, 董立军, 袁呈山, 沈永雯, 兰景凤, 陆广农, 徐向阳.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化学实验室安全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2031-0. |
[2] |
万坚, 任彦亮, 饶立, 魏林, 李永健, 邓阳, 孟祥高, 原弘. 蛋白–配体复合物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与教学实践——COVID-19肺炎疫情防控时期线上教学的案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3066-0. |
[3] |
张海波, 刘海燕, 丁琼, 黄驰, 赵发琼, 刘欲文.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性能探究[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6051-0. |
[4] |
杜静, 赵温涛, 冯霞, 马骁飞. 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5078-0. |
[5] |
马莹, 张恒, 宋其圣, 胡清萍.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助力实验课在线教学[J]. 大学化学, 2020, 35(5): 223-228. |
[6] |
朱平平, 冯红艳, 邵伟, 郑媛, 李玲玲, 李婉, 方思敏, 张万群, 李维维, 盛翔, 胡万群, 高明丽, 兰泉, 蒋俊, 金谷, 查正根, 刘卫, 黄微, 刘红瑜, 刘光明.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化学实验的在线辅助教学模式创新及成效探索[J]. 大学化学, 2020, 35(5): 278-282. |
[7] |
闫毅, 颜静, 姚东东, 顾军渭. “高分子材料合成创新实验”线上教学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249-255. |
[8] |
魏灵灵, 徐玲, 魏恒伟, 张永策, 胡涛, 崔淼, 焦桓. 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线上实验教学的策略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236-243. |
[9] |
马艺, 张伟强, 薛东旭, 张航, 顾泉, 郑浩铨, 翟全国, 高玲香. 多维度构建和实施线上实验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229-235. |
[10] |
郭明, 王珏, 熊蔓, 吴荣晖, 杨雪娟, 周建钟, 李铭慧, 栗嘉骏. 生物质裂解产物的制备及HPLC检测其成分的虚拟仿真实验开发[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237-246. |
[11] |
张永红, 王斌, 金伟伟, 夏昱, 刘晨江. “线上线下-虚实结合”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180-186. |
[12] |
朱平平,冯红艳,金谷,查正根,郑媛,兰泉,高明丽,盛翔. 大学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7, 32(12): 48-52. |
[13] |
王荣民,何玉凤,宋鹏飞,杨志旺,杨彩霞,冯瑞丽. 互联网+时代检索化学化工信息与获取原文的便捷方法[J]. 大学化学, 2017, 32(1): 69-73. |
[14] |
吴爱斌,李鹏飞,陈银,龚银香. 大类培养模式下非化学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J]. 大学化学, 2016, 31(9):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