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 >> 2021, Vol. 36 >> Issue (4): 2005056.doi: 10.3866/PKU.DXHX202005056
收稿日期:
2020-05-21
录用日期:
2020-06-11
发布日期:
2020-06-30
通讯作者:
杨占会
E-mail:zhyang@mail.buct.edu.cn
作者简介:
杨占会, Email: zhyang@mail.buct.edu.cn基金资助:
Ziyang Dong, Zhanhui Yang(), Jiaxi Xu
Received:
2020-05-21
Accepted:
2020-06-11
Published:
2020-06-30
Contact:
Zhanhui Yang
E-mail:zhyang@mail.buct.edu.cn
摘要:
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是传统中药马钱子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中文译名的混乱使用使大众对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难以区分,甚至出现了将二者混为一谈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大众科普和学术交流。本文建议今后社会各界使用这些生物碱中文名时进行严格统一的英文标注。
MSC2000:
董子阳, 杨占会, 许家喜. 关于规范两种马钱子生物碱中文译名的建议[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5056.
Ziyang Dong, Zhanhui Yang, Jiaxi Xu. Indiscriminate Use of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wo Alkaloids in Strychnos Nux-vomica L. and a Suggested Solution[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21, 36(4): 2005056.
1 | 蔡宝昌. 马钱子碱的研究,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8, 1- 7. |
2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六十一卷.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 229-231.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土产废品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经济植物志.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982, 1930. |
4 | Smith, M. B. 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Reactions, Mechanisms, and Structure; John Wiley & Sons, Inc. : Hoboken, New Jersey, USA, 2013. |
5 | Buckingham, J. Bitter Nemesis: The Intimate History of Strychnine; CRC Press: Boca Raton, USA, 2007; p. 225. |
6 | 王秀山; 孙作民; 田家乐; 沈良骥; 杨哲民; 马大谋; 张培兰; 杨成印; 陈兵. 现代汉英化学化工词典,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231 594 |
7 | 张键. 新英汉化学化工大词典,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 216 1303- 1536. |
8 | 李伟. 英汉双向精细化工词典,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67 |
9 | 吴晴斋; 李德平. 英汉常用药物词典,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558 |
10 | 黄民; 王晓鹰; 章宜华; 陈孝. 英汉化学药物词典,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749- 750, 858. |
11 | GB/T 5122.17-1985, 黄铜化学分析方法碘化钾-马钱子碱光度法测定铋量. |
12 | GB/T 8002.11-1987, 锡青铜化学分析方法碘化钾-2, 3-二甲氧马钱子碱光度法测定铋量. |
13 | 二甲氧基马钱子碱. [2020-05-17]. https://www.energy-chemical.com/front/cas_357-57-3.htm |
14 | 马钱子碱. 2019-12-03[2020-05-17].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9%AC%E9%92%B1%E5%AD%90%E7%A2%B1/8856390?fr=aladdin |
15 | 无水番木鳖碱. (2018-08-17)[2020-05-17].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7%A0%E6%B0%B4%E7%95%AA%E6%9C%A8%E9%B3%96%E7%A2%B1/22307697?fromtitle=%E7%95%AA%E6%9C%A8%E9%B3%96%E7%A2%B1&fromid=2581730&fr=aladdin |
16 | 娥. 化学通报, 1979, (6), 73. |
17 | 薛宏臣; 季春阳. 中学化学, 2017, (7), 17. |
18 | 徐建中; 马海云. 化学简史,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 293 |
19 | 薛思佳. 有机化学, 第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423 |
20 |
Woodward R. B. ; Cava M. P. ; Ollis W. D. ; Hunger A. ; Daeniker H. U. ; Schenker K. J. Am. Chem. Soc. 1954, 76 (18), 4749.
doi: 10.1021/ja01647a088 |
21 | 梁德令; 李心乐; 丁少纯. 中成药研究, 1985, (4), 28. |
22 |
郑小波; 陈春林; 张世华; 曾秀; 付利芝. 中国兽医学报, 2001, 21 (4), 384.
doi: 10.3969/j.issn.1005-4545.2001.04.027 |
23 | 李语玲; 梁建辉. 中国药理通讯, 2013, 30 (3), 18. |
24 | 张家治. 化学史教程,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4, 182 |
25 | 宋晓亮; 刘强; 李晓东; 李仙仙.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9), 10. |
26 | 宋晓亮. 马钱子碱对体外培养的人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医科大学, 2013. |
27 | 刘有常. 简明英汉药物词典,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83, 75- 76, 513. |
28 | 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化学名词, 第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 83 |
29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一部.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50-51. |
30 | 中国化学会, 有机化合物命名审定委员会. 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324. |
31 | 刘守清; 李慧玲; 蒋勉; 李培标. 分析测试学报, 1998, 17 (1), 5. |
32 | 徐金华; 陈军; 蔡宝昌. 中国新药杂志, 2009, 18 (3), 213. |
33 | 张云静; 张自品; 张雪燕; 翟佳丽; 田蕾. 广州化工, 2019, 47 (14), 121. |
34 | 裴月湖; 娄红祥. 天然药物化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297 |
35 | 李美仙; 胡乃非; 林树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31 (4), 491. |
36 | 刘陶世; 蔡宝昌; 邓旭坤; 李伟东; 赵新慧; 黄耀洲. 中成药, 2005, 27 (5), 509. |
37 | 陈雪晴. 番木虌碱(士的宁)中毒.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2, 27(4), 28. |
38 | 徐经纬; 牛利; 高翔; 崔勐. 波谱分析,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144 |
39 | 徐任生. 天然产物化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778 |
40 | WheelerD. M. S.; 杨雪梅. 有机化学, 1986, 6 (1), 69. |
41 | 王于方; 付炎; 吴一兵; 张嫚丽; 霍长虹; 李力更; 顾玉诚; 史清文. 中草药, 2017, 48 (8), 1484. |
42 |
Lu L. ; Huang R. ; Wu Y. ; Jin J.-M. ; Chen H.-Z. ; Zhang L.-J. ; Luan X. ; Chen H.-Z. Front. Pharmacol. 2020,
doi: 10.3389/fphar.2020.00377 |
[1] | 纪敏, 孟长功, 姜文凤, 吴硕, 赵艳秋. 创一流: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0, (): 0-0. |
[2] | 潘梅, 李超捷, 侯雅君, 苏成勇. Fe(II)-Pd(II)异金属有机分子笼的制备及其物化性能研究——推荐一个新颖的综合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0, (): 8-0. |
[3] | 李娇, 金谷, 李玲玲, 姚奇志, 刘红瑜, 王晓葵. 分析化学设计型实验考核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0, (): 9-0. |
[4] | 田昀, 马骁飞, 马亚鲁, 秦学.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在线期末考试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0, (): 4-0. |
[5] | 余军霞, 周如意, 池汝安. 水铁矿负载甘蔗渣吸附磷酸根开放性综合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0, (): 2-0. |
[6] | 何蔓, 陈贝贝, 胡斌. 基于砷形态的分离/富集加深学生对“分布分数”的理解[J]. 大学化学, 0, (): 1-0. |
[7] | 李君, 张玲, 李丹, 曹忠, 陈平, 何婧琳. “XXT完全线上”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 大学化学, 0, (): 0-0. |
[8] | 万坚, 邓阳, 原弘, 佘能芳, 龚静鸣, 李永健, 温丽丽, 张文华, 郭能, 李武客, 彭浩, 徐晖, 王成刚. 新时代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级一流化学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大学化学, 0, (): 4-0. |
[9] | 杨明瑜. “Hofmann-Löffler-Freytag”型反应合成吡咯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大学化学, 0, (): 1-0. |
[10] | 何明宇, 李颖, 买买提江·依米提. 棉杆木质素提取及其对聚丙烯抗氧化性能分析的综合性实验[J]. 大学化学, 0, (): 0-0. |
[11] | 陈玉清, 卓少华, 宁一诺. 化学生物学专业实验室线上服务平台建设[J]. 大学化学, 0, (): 2-0. |
[12] | 李永军, 王玉枝, 张晓兵, 范媛吉, 蔡炽, 陈淑云, 吴英鹏.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一流专业建设[J]. 大学化学, 0, (): 0-0. |
[13] | 李厚金, 李金珊, 陈六平. 过氧化氢:小分子,大作用[J]. 大学化学, 0, (): 3-0. |
[14] | 闫力强, 阮贵华, 李建平, 张连明, 聂瑾芳, 潘宏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桂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J]. 大学化学, 0, (): 0-0. |
[15] | 冯玲玲, 陈琼, 李玉梦, 梁景晗, 王舟. 蓝藻FBP/SBPase的制备及其与配体相互作用的分析——科研转化的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设计[J]. 大学化学, 0, (): 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