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江雪, 范亚杰, 刘晓彤, 李慧. 荧光铜纳米簇的制备及荧光分析法检测过氧化氢——推荐一个分析化学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2022, 37(6): 2107031-. |
[2] |
王小燕, 戴冬梅, 刘润泽, 卜弘凯, 王彦杰, 李会平, 李明华, 高洪涛.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茶叶及茶水中的氟含量[J]. 大学化学, 2022, 37(5): 2111041-. |
[3] |
何晓燕, 孙楠, 贾蕙, 卢小泉. 仪器分析的学习策略:文献调研及参与科研[J]. 大学化学, 2022, 37(4): 2108102-. |
[4] |
向思佳, 刘扬中. 微量元素铜与人体生理功能和疾病[J]. 大学化学, 2022, 37(3): 2107128-. |
[5] |
熊辉, 吴映辉, 吴贝娜, 梅付名, 龚跃法. 基于经典实验的教学改革模式探讨——以二元液系气液平衡相图实验的改进为例[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10017-. |
[6] |
章子恒, 胡然, 马艺瑾, 孙兴蓉, 马思维, 朱忍, 曹秋娥, 周川华.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铜废水中的铜离子[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1012-. |
[7] |
刘川枫, 刘家丞, 高培红, 梁军艳, 白艳红, 张雯, 向丹, 胡敏. Cu2O微晶可控化制备、显微图像分析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的研究[J]. 大学化学, 2021, 36(8): 2011015-. |
[8] |
彭敏, 石建新, 王周, 李莲云. 摩尔比法测定磺基水杨酸铜组成与稳定常数的研究[J]. 大学化学, 2021, 36(8): 2009064-. |
[9] |
刘鹏, 张宏斌, 王思浓, 高伯旭, 闫玥儿, 唐颐. 铜乙二胺法测定中国手工纸纤维素特性粘度的改进实验[J]. 大学化学, 2021, 36(8): 2010068-. |
[10] |
方卫民, 委育秀, 蔡吉清, 祝海娟, 余月儿, 陈童. 电位法测定茶水中氟含量的实验改进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2): 1912020-. |
[11] |
孙瑞卿, 许紫婷, 魏巧华. 通过拓展大学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以“硫酸铜中铜含量测定(碘量法)”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9): 96-102. |
[12] |
胡瑞祥, 郑少九, 张漫波. 以实验为情境问题的PBL教学法在元素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8): 28-33. |
[13] |
汤小菊,颜瑷珲,黄立民. 一种新型磁天平在配合物磁化率测定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2): 58-63. |
[14] |
杨火青, 龚钰扉, 吕弋, 张立春. 化学之旅——博物馆奇游记[J]. 大学化学, 2020, 35(11): 132-138. |
[15] |
韩福芹,王丽丽,宋海岩,曹晶晶,郭丽. “分光光度法测定碘化铅溶度积常数”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 大学化学, 2019, 34(4): 6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