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蔓, 陈贝贝, 胡斌. 基于砷形态的分离/富集加深学生对“分布分数”的理解[J]. 大学化学, 2021, 36(6): 2006036-0. |
[2] |
卢松涛, 王群, 李杨, 姚远, 康红军, 吴晓宏. 新工科视角下分析化学类课程科研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5): 2011052-0. |
[3] |
甘峰. Kapok V1.0:一个酸碱滴定和配位滴定辅助教学软件包[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5008-0. |
[4] |
周丽景, 于湛, 孙晓颖.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分析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5068-0. |
[5] |
孙寅璐, 姜宏月, 熊英.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分析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探究与实践——以色谱教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02016-0. |
[6] |
吕家根, 张成孝, 杜建修, 漆红兰, 高强, 岳宣峰, 张静, 刘伟, 汤薇, 段新瑞, 刘成辉. 分析化学“课程思政”重构的思考和教改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3): 1912002-0. |
[7] |
甘峰, 朱芳. 分析化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若干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12009-0. |
[8] |
韩疏影, 张丽, 池玉梅, 邓海山. 以思政主题为导向构建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07071-0. |
[9] |
刘晓庚, 刘琴, 李彭, 邰佳, 彭冬梅. 分析化学实验渐进融入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初探[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10084-0. |
[10] |
谭巧国. R语言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5007-0. |
[11] |
刘红瑜, 金谷, 姚奇志, 李娇, 李玲玲. 双一流背景下培养拔尖人才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J]. 大学化学, 2021, 36(2): 1912006-0. |
[12] |
邓燕. 碘量法测定坚果油的碘值——推荐一个分析化学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2021, 36(2): 1912028-0. |
[13] |
刘莎莎, 李会香, 雷杰. 基准物质的性状对标准溶液标定的影响——以硼砂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1040-0. |
[14] |
甘峰, 褚泳欣, 杨维岚. 对定量分析数学化的若干思考[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3047-0. |
[15] |
常静, 商闯. 高校分析化学实验室废液的管理与处理[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4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