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加贝, 鲁厚芳, 赖雪飞, 谢川. 轻度混合式教学在工科基础化学课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06085-0. |
[2] |
楚清脆, 田阳, 鲜跃仲, 王媛媛, 张帆, 朱安伟, 张翠玲, 徐志爱, 郑婷婷, 张中海, 张闽, 张立敏, 张琪伟, 刘蒙蒙, 万晶晶, 耿萍, 赵秋华. 以学生为中心的仪器分析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09071-0. |
[3] |
贾雪平, 葛明, 张跃华, 缪建文, 葛存旺. 基于SPOC和慕课堂的物理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1050-0. |
[4] |
李玲, 王娟, 张驰, 王峥, 朱文华, 田丽红, 王应席. 基于任务驱动的“进阶式动态教学”在无机化学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1026-0. |
[5] |
吴云英, 李德燕, 谢建新, 陈文静, 代刚良, 陶艳, 普梦蝶. 有机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以“乙醚的制备”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2026-0. |
[6] |
王佳怡, 许家喜. 双取代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区域选择性规则的理论解释和实验依据[J]. 大学化学, 2021, 36(6): 2007019-0. |
[7] |
冯帅, 范克栋, 侯现明, 高志崇, 任春霞.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理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5): 2010067-0. |
[8] |
周丽景, 于湛, 孙晓颖.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分析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5068-0. |
[9] |
王薇, 吕东煜, 董立军, 袁呈山, 沈永雯, 兰景凤, 陆广农, 徐向阳.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化学实验室安全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2031-0. |
[10] |
许秀芳. HCN与HNC异构化反应活化能的量化计算实验[J]. 大学化学, 2021, 36(2): 1912058-0. |
[11] |
盛骞莹, 张文清, 王燕, 赵怡, 刘海燕, 钱俊红, 张波, 王氢, 胡坪. 以学生为主体的混合式个性化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课程中的探索与思考[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2027-0. |
[12] |
喻冬秀, 钟建军, 梁锐杰, 王悦辉. 基于产品开发能力培养的混合式教学实施探索——以现代化妆品科学与技术课程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9022-0. |
[13] |
赵新筠, 陈喜, 周忠强, 吴腊梅, 张展. 构建网络学习资源提高民族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9003-0. |
[14] |
曾艳萍, 李明, 林洪, 黄齐林. 混合式教学在“有机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9): 47-52. |
[15] |
李奇飚, 郝雅娟. 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与活化能计算问题的讨论[J]. 大学化学, 2020, 35(9): 205-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