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树永, 范楼珍, 淳远, 刘永梅, 田福平, 白云山, 宋淑娥. 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建议[J]. 大学化学, 2022, 37(6): 2108061-. |
[2] |
沈海云, 朱莉娜, 王海媛, 邱丽娟, 邵松雪. 浸润式课程思政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设计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10): 2112047-0. |
[3] |
王月霞, 杜登学. 价值引领融入高分子化学的课程思政元素设计[J]. 大学化学, 2022, 37(10): 2112059-0. |
[4] |
谭亮, 陈超, 魏琳, 谭月明, 马铭. 分析化学(一)教学与科研互促的实践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4002-. |
[5] |
周峰岩, 赵玉亮, 张文志, 周利, 闫鹏. 有机化学糖类化合物教学的思政案例设计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10059-. |
[6] |
张树永, 李金林, 范楼珍, 侯文华, 刁国旺, 郭玉鹏. 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物理化学相关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建议(2020版)[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9052-. |
[7] |
刘志莲, 崔玉, 刘思全, 杨小凤, 王守锋.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J]. 大学化学, 2020, 35(9): 31-35. |
[8] |
朱亚先, 匡勤, 汪骋, 黄荣彬, 杨士烑, 郑兰荪. 化学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群设置与教学内容——以厦门大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8): 1-5. |
[9] |
王文峰, 袁耀锋, 林智敏. 芳香烃章节教学中若干问题的计算与探讨[J]. 大学化学, 2020, 35(7): 171-178. |
[10] |
夏炎, 杨亚非. 当前疫情下分析化学教学的一点思考[J]. 大学化学, 2020, 35(5): 7-9. |
[11] |
朱亚先, 徐华龙, 张树永, 郑南峰, 郑兰荪. “能源化学”本科专业建设建议[J]. 大学化学, 2020, 35(10): 23-27. |
[12] |
曹秋娥, 刘世熙, 陆冬梅.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以云南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10): 99-103. |
[13] |
景一丹,肖小明,张效敏. “演示-评课-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优化策略——以高师化学专业教学论实验课程为例[J]. 大学化学, 2019, 34(5): 27-32. |
[14] |
申烨华, 王尧宇, 李剑利, 常江, 张逢星. 地方综合性大学化学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新体系的建设[J]. 大学化学, 2018, 33(9): 16-20. |
[15] |
刘永梅,张晋芬,孙立森,戴维林,李晔飞. 物理化学实验内容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8, 33(10): 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