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秀云, 宿艳, 张永策, 潘玉珍. 分析化学实验智慧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1032-0. |
[2] |
曾嵘, 任玉, 杨世芳, 刘建文, 王凯, 党雪平. 基于工程认证的化工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8002-0. |
[3] |
展鹏, 刘新泳. 形象化教学方法在药学专业化学类课程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8064-0. |
[4] |
彭佳娟, 刘贤响, 徐满才, 尹笃林. 契合生物专业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9): 36-40. |
[5] |
温永红, 王世颖, 高洪涛, 詹天荣. 新时代背景下省属高校本科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9): 7-12. |
[6] |
杨锦, 高天天. “学案式”基础化学实验报告探讨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9): 110-114. |
[7] |
谢木标. 大学无机化学与高中化学知识衔接——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8): 34-38. |
[8] |
张笑言, 王永慧, 谭华桥, 郎中玲, 李阳光. 元素化学教学中关于“无机物热稳定性”的知识建构[J]. 大学化学, 2020, 35(8): 17-23. |
[9] |
魏明灯, 魏巧华. 元素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碳的结构与性能及其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8): 24-27. |
[10] |
展树中. “原子结构”教学中引入哲学理念[J]. 大学化学, 2020, 35(8): 107-110. |
[11] |
马亚鲁, 马骁飞, 田昀, 秦学, 高洪苓, 刘华姬, 鲁凡丽, 王晓东, 王兴尧, 李丹峰, 王建辉. 价值引领融入“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的课程思政建设[J]. 大学化学, 2020, 35(8): 48-53. |
[12] |
汪婷, 张宗培, 何占航, 李恺.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一元酸碱溶液pH的定量计算问题[J]. 大学化学, 2020, 35(8): 129-134. |
[13] |
要红昌, 李一珂, 武杰, 李中军. 传统文化蕴含的化学智慧在元素无机化学教学中的有机融入[J]. 大学化学, 2020, 35(8): 54-59. |
[14] |
李晖, 谭君蕊. 氢元素教学内容的重构[J]. 大学化学, 2020, 35(8): 75-88. |
[15] |
朱亚先, 匡勤, 汪骋, 黄荣彬, 杨士烑, 郑兰荪. 化学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群设置与教学内容——以厦门大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8):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