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那立艳, 张丽影, 支德福, 张树彪. 利用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甄别科技文献数据计算的合理性[J]. 大学化学, 2020, 35(9): 159-163. |
[2] |
赵修毅, 张伟雄, 刘俊良, 乔正平. 无机化学四个易混淆基本概念的讲授建议[J]. 大学化学, 2020, 35(8): 98-102. |
[3] |
姚加,彭笑刚. 从分子图像到热力学框架——物理化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3): 120-127. |
[4] |
范森,朱元海. 两相平衡范特霍夫方程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18, 33(3): 70-73. |
[5] |
王群,李杨,霍华,吴晓宏. 工科化学类研究生材料热力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 大学化学, 2018, 33(2): 12-17. |
[6] |
杨嫣,张改,陈山川. 泰勒展开式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17, 32(7): 83-87. |
[7] |
朱元举. 热力学方程在计算热力学函数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17, 32(5): 81-88. |
[8] |
李爱昌,赵娣. 关于球形小液滴热力学公式及其气液平衡条件的讨论[J]. 大学化学, 2017, 32(4): 61-67. |
[9] |
黄华奇,黄荣彬. 认识化学反应平衡[J]. 大学化学, 2016, 31(9): 68-76. |
[10] |
乔成立,李文新. 多元弱酸的准确滴定[J]. 大学化学, 2016, 31(9): 98-102. |
[11] |
许海. 热力学可逆过程功热转换的讨论式教学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6, 31(6): 44-48. |
[12] |
孙家娟,范广,张引莉,马占营,高丰琴,徐维霞. 铁粉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二氯化铁吗?[J]. 大学化学, 2016, 31(4): 80-82. |
[13] |
许秀芳. 氢气和氧气生成气态水反应热力学函数的高水平量化计算研究--介绍一个计算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16, 31(12): 53-58. |
[14] |
柳青,王海水. 多元弱酸(碱)溶液pH的简易通用计算方法[J]. 大学化学, 2016, 31(11): 89-92. |
[15] |
肖赛君,章俊,尹振兴,王振,刘健. 基于吉布斯弯曲界面相平衡判据的开尔文方程推导[J]. 大学化学, 2016, 31(1): 59-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