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燕, 张绮彤, 张彬, 王宇. 神奇的光催化[J]. 大学化学, 2022, 37(9): 2203098-. |
[2] |
李晓微, 秦来, 邢其鑫, 刘青, 张雷.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科”与“教”协同作用培育高水平创新人才——以BiOI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实验为例[J]. 大学化学, 2022, 37(6): 2107016-. |
[3] |
金梦诗, 沈佳斌, 徐骏, 章鹏飞, 李万梅. 喹喔啉酮类JNK3抗肿瘤抑制剂的绿色合成——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22, 37(1): 2104034-. |
[4] |
刘川枫, 刘家丞, 高培红, 梁军艳, 白艳红, 张雯, 向丹, 胡敏. Cu2O微晶可控化制备、显微图像分析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的研究[J]. 大学化学, 2021, 36(8): 2011015-. |
[5] |
李彦琴, 张洁, 王卫, 杨金凤, 于锋.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教融合实验教学探索——以TiO2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实验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6): 2008044-. |
[6] |
李立奇, 杨枭荣, 张元. 可见光诱导的2, 2-二(1H-吲哚-3-基)乙酸乙酯的合成——推荐一个绿色有机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5019-. |
[7] |
张晓丽, 关新新, 李朝辉, 郑修成. ZnO-g-C3N4多孔Z型异质结的合成及净化有机废水性能研究——推荐一个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9): 152-158. |
[8] |
汪蕾, 宋楚文, 谷青雨, 张英华, 刘平, 孙培培. LED光诱导下咪唑并吡啶氰甲基化反应用于本科实验教学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20, 35(4): 90-95. |
[9] |
朱宝林,张沙沙,霍国钠,马露露,李振宁,赵臻翔,申启捷,邱晓航. TiO2纳米粉体的掺杂改性及光催化性能研究——伯苓班无机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2): 50-57. |
[10] |
刘雪蕾,吕明泉,潘锋. 北京大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废弃物暂存研究[J]. 大学化学, 2020, 35(2): 75-81. |
[11] |
南志祥,李珺,张逢星,白银娟. 铜卟啉合成及其敏化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一个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J]. 大学化学, 2017, 32(4): 46-51. |
[12] |
刘钢,朱万春. 基于可见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物理化学综合实验设计[J]. 大学化学, 2016, 31(9): 62-67. |
[13] |
林则东,戴玉华,李可心. 光电子寿命与介电常数的关系及其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J]. 大学化学, 2016, 31(6): 72-79. |
[14] |
周爱秋, 马跃宁, 许效红. 在物理化学实验中引入纳米光催化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2012, 27(6): 46-50. |
[15] |
赵宇, 贾越辉, 李阳, 郝维昌, 钱建强. pH对TiO2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J]. 大学化学, 2011, 26(5): 5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