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宏伟, 陈兰. 以一流资源支撑结构化学一流课程建设[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8056-0. |
[2] |
杨青林, 刘克松, 田东亮. 结合PBL的思维导图法在大学化学“四大平衡”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9): 17-25. |
[3] |
陈怀侠, 党雪平, 葛伊莉, 黄建林. 基于逻辑思维主线的分析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9): 53-57. |
[4] |
王萍, 林世静, 陈赤阳, 马磊, 饶红华. 短学时有机化学教材建设与应用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7): 32-38. |
[5] |
梅新兰,谢文娟,尹智敏,杨金凤.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实验化学教学研究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9, 34(9): 64-69. |
[6] |
陈祎平,贾春满,朱文,王新广. 立体化学教学中不同教学语言的运用[J]. 大学化学, 2019, 34(4): 20-25. |
[7] |
刘扬.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课程——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建设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9, 34(10): 110-114. |
[8] |
周亭,王芳珠,张志庆,张国栋,王秀凤,张予辉,王长崴. 工科非化学类专业物理化学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8, 33(12): 1-7. |
[9] |
杨奇,陈三平,谢钢,周春生,邸友莹,高胜利.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是提升教学研究的好手段[J]. 大学化学, 2017, 32(11): 27-31. |
[10] |
任艳平. “化学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课程平台——“基础化学实验一强化实验”课程设计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7, 32(1): 15-20. |
[11] |
和玲,贾钦相,段新华. 多方位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少年大学生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研究[J]. 大学化学, 2016, 31(4): 22-27. |
[12] |
康明亮,韩东梅,GEWIRTZ Océane. 计算机模拟在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16, 31(10): 23-28. |
[13] |
王存国. 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体会[J]. 大学化学, 2016, 31(10): 39-43. |
[14] |
张海艳, 沙兆林, 崔世海, 朱银燕, 李晓东. POV-Ray软件在分子对称性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15, 30(2): 78-82. |
[15] |
薛斌. 大学化学青年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大学化学, 2014, 29(3): 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