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万坚, 任彦亮, 饶立, 魏林, 李永健, 邓阳, 孟祥高, 原弘. 蛋白–配体复合物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与教学实践——COVID-19肺炎疫情防控时期线上教学的案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3066-0. |
[2] |
查正根, 兰泉, 郑媛, 蒋俊, 李玲玲, 朱平平.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课程一流建设[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7084-0. |
[3] |
孙宏伟, 陈兰. 以一流资源支撑结构化学一流课程建设[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8056-0. |
[4] |
马忠杰. 立体角在结构化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9): 209-213. |
[5] |
王丹. 浅谈结构化学中量子力学公设的讲解[J]. 大学化学, 2020, 35(9): 173-177. |
[6] |
赵全芹, 张树永. 基于高效教学的医学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8): 39-43. |
[7] |
雷鸣, 杨作银, 李亚平, 蒲敏. 基于“1+2”模式的结构化学课程在线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98-103. |
[8] |
毛双. 坚持教研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疫情下的结构化学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58-163. |
[9] |
刘贤响. 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在线课程建设[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0-14. |
[10] |
毛双. 结构化学课程的“在线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9-23. |
[11] |
姚忠平, 丛培琳, 郝素娥, 姜兆华, 黄玉东. 哈工大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10): 146-150. |
[12] |
张恒,马莹,刘刚,张冬菊,宋其圣,苑世领. 分子模拟实验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9, 34(9): 26-31. |
[13] |
孙宏伟,陈兰. 结构化学课程中波函数3D图的VRML实现[J]. 大学化学, 2019, 34(7): 100-104. |
[14] |
王丽萍. 全英文研究型教学效果探讨——基于有机材料化学课学生问卷调查分析[J]. 大学化学, 2019, 34(4): 26-33. |
[15] |
权正军,李岩,王喜存,杨志旺. 提高化学师范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J]. 大学化学, 2019, 34(2): 2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