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 >> 2019, Vol. 34 >> Issue (6): 33-37.doi: 10.3866/PKU.DXHX201810034
收稿日期:
2018-10-31
发布日期:
2018-12-06
通讯作者:
杜艳芳
E-mail:yfdu@chem.ecnu.edu.cn
基金资助:
Received:
2018-10-31
Published:
2018-12-06
Contact:
Yanfang DU
E-mail:yfdu@chem.ecnu.edu.cn
Supported by:
摘要: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碳钢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腐蚀规律,碳钢在碳酸铵溶液中的阳极过程为溶解、钝化、过钝化溶解,溶解初期在电极界面的传质为线性扩散控制;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阻抗谱表示为单一时间常数的容抗弧,容抗弧直径逐渐减小,电阻变小,碳钢的腐蚀速度增大;Cl-浓度越大,钝化区域变小,碳钢更容易腐蚀;加入硫脲缓蚀剂,碳钢容抗弧直径增大,电阻变大,有利于保护碳钢。
MSC2000:
杜艳芳. 碳钢在碳酸铵溶液中的腐蚀研究实验改进[J]. 大学化学, 2019, 34(6): 33-37.
Yanfang DU. Improvement in the Experiment of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 in Ammonium Carbonate Solution[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19, 34(6): 33-37.
1 |
谷宁.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01, 18 (2), 99.
doi: 10.3969/j.issn.1001-9383.2001.02.010 |
2 |
赵景茂; 左禹. 电化学, 2005, 11 (1), 27.
doi: 10.3969/j.issn.1006-3471.2005.01.006 |
3 |
朱元良; 郭兴蓬.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8, 28 (5), 271.
doi: 10.3969/j.issn.1005-4537.2008.05.003 |
4 | 邹妍; 王佳; 郑莹莹.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10, 22 (4), 278. |
5 | 孟新静; 金志浩; 葛红花. 腐蚀与防护, 2014, 35 (9), 866. |
6 |
陈步荣; 马骏; 鲍春生; 朱一帆.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03, 15 (6), 331.
doi: 10.3969/j.issn.1002-6495.2003.06.006 |
7 |
黄文恒; 王萍. 工具技术, 2016, 50 (11), 80.
doi: 10.3969/j.issn.1000-7008.2016.11.022 |
8 | 赵雪会; 田伟; 白真权; 魏斌. 腐蚀与防护, 2009, 30 (7), 484. |
9 |
赵景茂; 左禹.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4, 24 (3), 174.
doi: 10.3969/j.issn.1005-4537.2004.03.011 |
10 |
马骏; 刘栓; 赵海超; 陈斌; 周开河. 腐蚀与防护, 2017, 38 (1), 30.
doi: 10.3969/j.issn.1007-015X.2017.01.008 |
11 |
周志辉. 华北电力技术, 2004, (4), 22.
doi: 10.3969/j.issn.1003-9171.2004.04.008 |
12 | 巩豪. 新疆有色金属, 2012, (3), 76. |
13 |
张恒; 陈学群; 邓淑珍. 腐蚀与防护, 2006, 27 (7), 349.
doi: 10.3969/j.issn.1005-748X.2006.07.009 |
[1] | 肖竹平, 冯秋菊. 电性分析在培养学生有机化学思维能力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0, (): 2106046-. |
[2] | 薛庆旺, 徐树玲, 张远馥, 黄德宾, 李爱峰, 李霞, 王怀生. “课程思政”视域下科研渗透式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 大学化学, 0, (): 2107046-. |
[3] | 董宁宁, 许琳琪, 熊峰, 闫博宇, 李昆, 郭栋才. 碳化钛介导原位还原的无标签可视化银离子检测综合实验设计[J]. 大学化学, 0, (): 2111060-. |
[4] | 赵宏伟, 槐佳孟, 王泽, 陈霞. EDTA滴定法测药物制剂中的ZnO:定量分析在实践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0, (): 2111067-. |
[5] | 姚志湘, 马鑫, 张景清, 苏誉婷, 粟晖. 阿司匹林合成过程在线分析实验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0, (): 2111076-. |
[6] | 厉江华, 唐俊涛, 梅梅, 陈万松, 陈立妙, 周发, 黄健涵, 刘又年. 聚磷酸铵的制备及阻燃性能测试——介绍一个应用化学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0, (): 2112001-. |
[7] | 金丽花, 田磊, 王超展, 李延, 郭艳丽, 张宏芳. 巧用思维导图,助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0, (): 2112042-. |
[8] | 张珮娟, 赵博, 何凤仪, 罗寒飞, 申起飞, 党东锋. 大学生综合创新实验:四苯基乙烯的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研究及其指纹成像应用[J]. 大学化学, 0, (): 2112045-. |
[9] | 李晓艳, 张怀玉, 孟令鹏, 曾艳丽. 计算化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 大学化学, 0, (): 2112054-. |
[10] | 李远非, 杨训方, 王桂玲, 郭莹, 王煦, 李馨儒, 周艳霞, 谢英. Wilhelmy吊片法测定磷脂溶液的表面张力等温线[J]. 大学化学, 0, (): 2201014-. |
[11] | 张宇, 吉婷婷, 张心妍, 李春浩, 王帅. 科研渗透式有机化学综合实验设计——一种防伪墨水的制备[J]. 大学化学, 0, (): 2111080-. |
[12] | 吴亚, 方荣苗, 薛丹, 王文珍, 南叶飞, 苏碧云, 史俊. 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协同传统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0, (): 2111083-. |
[13] | 张楠, 臧建阳, 王刚, 刘太宏. 双光子吸收表征及相关光物理机制[J]. 大学化学, 0, (): 2201037-. |
[14] | 师亮, 漆红兰, 张璐, 张成孝. 分析化学中的选择性及提高选择性策略的探讨[J]. 大学化学, 0, (): 2111012-. |
[15] | 胡晓允, 马玲, 尹欣然, 陈丹, 周忠强, 张道洪. (2R,3R)-1,4-二甲氧基-1,1,4,4-四苯基-2,3-丁二醇的合成——推荐一个大学有机化学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0, (): 21110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