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燕, 郑成斌.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助推化学专业双创育人[J]. 大学化学, 2020, 35(6): 77-81. |
[2] |
李育佳,朱成建,张剑荣. “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2): 6-9. |
[3] |
景一丹,肖小明,张效敏. “演示-评课-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优化策略——以高师化学专业教学论实验课程为例[J]. 大学化学, 2019, 34(5): 27-32. |
[4] |
刘扬. 浅析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J]. 大学化学, 2019, 34(4): 16-19. |
[5] |
田杰,王志鹏,马新雨,蒋振雄,许兵. 将生物信息学与有机化学结合初探酶促反应原理与实践——介绍一个国外本科生实验并讨论其相关问题[J]. 大学化学, 2019, 34(2): 81-89. |
[6] |
朱莉娜, 邵松雪, 弓保津, 沈海云, 商闯. 本科生化学实验室安全课程教学探索[J]. 大学化学, 2018, 33(6): 21-25. |
[7] |
徐香兰,王翔. 在结构化学教学中增设量子化学计算实验课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18, 33(2): 22-28. |
[8] |
李维红,张奇涵,吴忠云,高珍,裴坚. 构建助力学生全方位成长的化学实验课程助教体系[J]. 大学化学, 2018, 33(10): 33-38. |
[9] |
黄微,高明丽,李维维,郑媛,李婉. 夏季学期化学科普类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探索[J]. 大学化学, 2016, 31(8): 33-36. |
[10] |
王志鹏. 有机染料靛蓝的合成与应用——介绍一个国外本科生实验并讨论其相关问题[J]. 大学化学, 2016, 31(4): 83-88. |
[11] |
秦建芳,谭俊民,弓巧娟. 实验室废水污染防治措施--以含铜实验废液应用于综合创新实验研究为例[J]. 大学化学, 2016, 31(11): 72-75. |
[12] |
张宏芳, 李建军, 王超展, 聂菲. 教师预做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化学分析实验为例[J]. 大学化学, 2015, 30(6): 29-31. |
[13] |
汪群慧, 宋娜, 陈月芳, 常雁红, 吴川福. 本科生与研究生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差异[J]. 大学化学, 2015, 30(4): 11-15. |
[14] |
胡玉斐, 赖瑢, 李攻科. 关于化学发光演示实验的探讨[J]. 大学化学, 2011, 26(6): 48-51. |
[15] |
赵健伟. 化学专业本科阶段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 大学化学, 2011, 26(2):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