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颜静, 耿旺昌, 姚东东, 闫毅. 有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材料合成创新实验中的运用——分享几个实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7): 104-108. |
[2] |
董晓放, 林颢霆, 黄旭, 彭华煜, 夏一凡, 范紫嫣, 邢鑫, 朱亚先. 无机颜料合成的探究及社会调研[J]. 大学化学, 2020, 35(6): 31-38. |
[3] |
吴宁然, 田恩麟, 赵创源, 沈永雯, 惠新平, 景欢旺. 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CO2还原[J]. 大学化学, 2020, 35(4): 66-71. |
[4] |
王晓康, 李昊昆, 邹思远, 孙兴文. 手性高烯丙基胺的合成及表征——一个微量不对称合成教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4): 27-31. |
[5] |
郭丽,周志强,曹晶晶,陈大树,韩福芹. 基于专业课程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以无机合成化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3): 8-12. |
[6] |
孙长艳,李文军,陆慧丽. 席夫碱型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制备与表征——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2): 70-74. |
[7] |
车平,杨涵,范慧俐,王明文,李文军. 杂化钙钛矿光伏材料的合成及热稳定性研究——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1): 59-63. |
[8] |
骆睿昊,黄雁翀,崔世勇,方思敏,吴红,李玲玲,王钰熙,朱平平,邵伟. 无处不在的化学——颜色的故事[J]. 大学化学, 2019, 34(8): 81-86. |
[9] |
陈连清,韦晓珊,杜艳婷. 有机合成化学“三位一体”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9, 34(7): 52-59. |
[10] |
赵晓霞,白银娟,刘晶晶,程河聪,谢钢. 综合化学实验中空气敏感合成实验的选取和教学[J]. 大学化学, 2019, 34(6): 46-52. |
[11] |
郑媛,兰泉,查正根. 肉桂酸的逆合成分析、合成设计及实验制备——一次设计型实验课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19, 34(6): 53-59. |
[12] |
蒋振雄,王鹏,马新雨,田杰,张军,姜汉杰,石瑾慧,王志鹏. 以亮氨酸合成为例刍议代谢中的生物化学相似性规律[J]. 大学化学, 2019, 34(5): 80-87. |
[13] |
陈咏梅,周云山,王桂荣,金鑫. 以“N2分子的结构与性质”为例谈元素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J]. 大学化学, 2019, 34(5): 15-18. |
[14] |
李万梅. 微通道反应器中连续化合成苯亚甲基丙酮——介绍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2019, 34(5): 51-56. |
[15] |
马新雨,王志鹏,田杰,蒋振雄,缑允梓,颜惠娟,许兵. 以三种非极性氨基酸为例探讨氨基酸合成代谢的化学原理[J]. 大学化学, 2019, 34(3): 2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