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孟志芬. 高分子化学缩聚反应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1002-0. |
[2] |
夏越, 杨从, 段志欣. 基于Matlab GUI的微观化学反应过程可视化设计[J]. 大学化学, 2020, 35(9): 185-193. |
[3] |
王靖宇, 王蘅, 熊辉, 陈志飞, 原弘. 论如何通过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以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9): 76-82. |
[4] |
胡芯, 陈泽, 闫涛, 胡锴, 赵发琼, 黄驰, 刘欲文. 物理化学实验Belousov-Zhabotinsky(B-Z)反应的新设计[J]. 大学化学, 2020, 35(4): 137-144. |
[5] |
全晓塞, 门秀琴, 王军旗, 周颖, 姚俊. 苯甲醇和苯甲酸制备实验的改进与创新设计[J]. 大学化学, 2020, 35(4): 103-111. |
[6] |
黄雁翀,骆睿昊,崔世勇,方思敏,吴红,李玲玲,王钰熙,朱平平,邵伟. 无处不在的化学——化学动力学[J]. 大学化学, 2019, 34(8): 76-80. |
[7] |
马新雨,王志鹏,田杰,蒋振雄,姜汉杰,孙鹤,周青璇,王鑫. 生物化学中酶促“不可逆”反应及其相关问题辨析[J]. 大学化学, 2019, 34(4): 77-83. |
[8] |
谢芳,张振锋,章烨,张万斌. 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6, 7-二氢-5H-吡咯并[1, 2-a]咪唑的合成——介绍一个大学有机化学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2019, 34(4): 55-60. |
[9] |
韩福芹,王丽丽,宋海岩,曹晶晶,郭丽. “分光光度法测定碘化铅溶度积常数”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 大学化学, 2019, 34(4): 61-65. |
[10] |
乔正平,尹明大,许先芳,黄华珍,闫素君,彭慧娟,毛宗万.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染料吸附性能研究——推荐一个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18, 33(9): 75-81. |
[11] |
陈媛梅,丁来欣. 构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测定——介绍一个大学综合化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18, 33(12): 67-70. |
[12] |
阮文娟,朱志昂. 关于反应分子数定义的讨论[J]. 大学化学, 2018, 33(12): 96-99. |
[13] |
盛丽,赵志惠,米莹,苏碧泉,荆王莉,陶彩虹. 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铜的探究性实验设计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7, 32(1): 58-61. |
[14] |
周丹娜,袁亚男,杨少杰. Tenua化学动力学模拟软件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16, 31(9): 91-97. |
[15] |
黄华奇,黄荣彬. 认识化学反应平衡[J]. 大学化学, 2016, 31(9): 68-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