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邵伟, 张万群, 胡万群, 李维维, 盛翔, 柯玉萍, 杨凯平, 孙晴, 朱平平. 线上线下混合式“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实践与思考——以气相色谱实验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2012-0. |
[2] |
李华敏, 彭淑女, 陈招斌, 杨利民.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5043-0. |
[3] |
马忠华, 曹秀芳, 江洪, 马济美. 核磁共振原理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教学处理[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4004-0. |
[4] |
兰景凤, 王威, 沈永雯, 樊衍昕, 俞娥, 李莲花, 陆广农. 用“锌”看世界——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10062-0. |
[5] |
胡万群, 张万群, 邵伟, 杨凯平, 李维维, 孙晴, 朱平平.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11003-0. |
[6] |
陈文学, 刘莎莎, 李会香. “核磁共振法定量测定酚氨咖敏药片中各组分”实验的改进[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2045-0. |
[7] |
董建伟,李雪娇,蔡乐,缪应纯. 以去氢弯孢霉素NMR结构解析讲授本科生波谱分析课程[J]. 大学化学, 2020, 35(3): 113-119. |
[8] |
冯霞,常静,刘俊吉,魏玉萍.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仪器分析实验(全英文)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 大学化学, 2020, 35(3): 37-40. |
[9] |
刘莎莎,李会香,樊惠芝,雷杰. 光纤光谱仪的多样化组装及应用——介绍一个仪器分析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2): 64-69. |
[10] |
王荷芳, 孔德明. 仪器分析课程有效教学之有效测评及反馈[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127-131. |
[11] |
黄艳,吴江林,庞振国,卢志云. 含典型氟-氢邻近与远程耦合的混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示例[J]. 大学化学, 2019, 34(9): 106-109. |
[12] |
郭明,楼丹,夏琪涵,李铭慧,周建钟,吴荣晖,文先红,李莎. 全媒体时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 大学化学, 2019, 34(5): 19-26. |
[13] |
牛丽红,周云,于莹,张源,吴彼伦,麦炜琦. C18反相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性能评价——介绍一个仪器分析拓展性实验[J]. 大学化学, 2019, 34(5): 46-50. |
[14] |
蒋尚达. 钆离子:周期表中最高自旋的离子[J]. 大学化学, 2019, 34(12): 73-78. |
[15] |
彭淑女,邵文尧,陈招斌,李华敏,杨利民.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对拔尖人才培养的探讨与思考[J]. 大学化学, 2019, 34(10): 119-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