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佳丽, 王建, 陈珠灵, 袁耀锋.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实践的探讨[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010045-0. |
[2] |
柴占丽, 白风华, 张兵兵. 大型仪器分析实验中虚实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4005-0. |
[3] |
加列西·马那甫, 贾娜尔·吐尔逊, 万越, 马福东. 响应面法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响应面法优化HPLC测定饮料苯甲酸的条件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8): 2011040-0. |
[4] |
邵伟, 张万群, 胡万群, 李维维, 盛翔, 柯玉萍, 杨凯平, 孙晴, 朱平平. 线上线下混合式“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实践与思考——以气相色谱实验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2012-0. |
[5] |
丁飞, 张翠, 邱晓航. 新模式下的核磁共振实验教学探索和提升[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2050-0. |
[6] |
李华敏, 彭淑女, 陈招斌, 杨利民.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5043-0. |
[7] |
张进, 刘利, 姚思童, 张宇航. 基于“SPOC+慕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的在线教学实践——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5059-0. |
[8] |
兰景凤, 王威, 沈永雯, 樊衍昕, 俞娥, 李莲花, 陆广农. 用“锌”看世界——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10062-0. |
[9] |
胡万群, 张万群, 邵伟, 杨凯平, 李维维, 孙晴, 朱平平.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11003-0. |
[10] |
刘宝林, 宋丹萍, 李维杰, 袁敏, 宋晓燕, 姚秀雯. 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05020-0. |
[11] |
代冬梅, 陈佳, 沈昊宇, 龙能兵, 干宁. 基于“互联网+”背景的仪器分析类课程MTSAE教学模式构建[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1001-0. |
[12] |
张海霞, 纪永升. 讨论式教学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7049-0. |
[13] |
王荷芳. 疫情下的仪器分析课程在线教学设计与探索——以绪论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5): 75-80. |
[14] |
钱俊红,胡坪,周蕾,张文清,邹冬璇,王燕.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气相色谱实验”教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3): 61-66. |
[15] |
冯霞,常静,刘俊吉,魏玉萍.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仪器分析实验(全英文)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 大学化学, 2020, 35(3): 3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