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第1卷,第4期出版日期 1986-10-15
-
今日化学
-
- 生物电分析化学的兴起
- 赵藻藩
- 生命科学对电分析化学的挑战今天,生命科学已经成为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将生物学、化学与工程学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生物工程学。采用生物工程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而且可以生产出许多新的品种来。毫无疑问,这种方法已经在农业、医药和工业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际应用。在生物工程学研究领域中,需要对各种各样的生物分子进行分离、鉴定和结构表征,这就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分析方法。
-
1986, 1 (4): 1-7.
DOI: 10.3866/PKU.DXHX19860401
-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
-
-
-
-
- 讲授《化学文献检索》课的体会
- 周世光
- 教育部和国家教委先后下文,要求在高等学校开设和开好《文献检索与利用》课。通知说:“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和研究生增强情报意识,初步掌握利用文献与情报的技能。它不仅有助于当前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是教育面向未来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人们不断吸收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发挥创造才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986, 1 (4): 26-27.
DOI: 10.3866/PKU.DXHX19860408
-
知识介绍
-
- 分析信息的产生及其度量方法
- 邓勃, 秦建侯
- 信息理论在分析测试中的应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拟就此作一些简要的介绍。一、分析信息产生的过程分析测试的目的,就是要准确、迅速而经济地提供有关被分析物质组成的信息。定性分析信息是确定试样中是否存在欲检测的组分,确切地说,就是确定欲检组分是否以大于所用检测方法检出限的含量存在于试样中。定量分析信息是确定欲检组分在试样中的含量。
-
1986, 1 (4): 28-35.
DOI: 10.3866/PKU.DXHX19860409
-
-
-
- 碳正离子重排反应的推动力
- 刘福安
- 碳正离子是指碳原子带有正电荷的物种,它属于一类重要的活性中间体。在烯烃的亲电加成,脂肪族亲核取代(SN1)、消除(E1)以及芳香亲电取代等反应中都涉及到这类中间体。碳正离子的重要化学特征之一是容易发生重排。在重排反应中,最常见的方式是分子内的1,2迁移。一般说来碳正离子的重排是通过烷基,芳基或氢带着它的电子对来进行转移,并在基团离去的碳原子上形成一个新的碳正离子。
-
1986, 1 (4): 40-43.
DOI: 10.3866/PKU.DXHX19860412
-
化学实验
-
-
- 用NMR测定降冰片烯-顺-5,6-二酸酐构型方法的探讨
- 王兴国, 屈学敏
- 降冰片烯-顺-5,6-二酸酐(简称NA)由环戊二烯与顺丁烯二酸酐经双烯合成制得。由O·Diels和K·Alder首先报道过的双烯合成反应(Diels-Alder反应,简称DA反应),为六元环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理想的途径,它方法简便,产率高,立体专一性和定位选择性强,在合成上有广泛的用途;这个反应的机理,既非离子型,又不同于自由基,而是协同机理的周环反应—4+2体系环加成反应,它已成为Woodward和Hoffmam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重要支柱,DA反应在理论上也很受重视,每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仍然很多。
-
1986, 1 (4): 48-51.
DOI: 10.3866/PKU.DXHX19860414
-
- 化学实验装置中的微计算机接口
- 吴秉亮, 李升宪
- 数字计算机在化学实验室中已经很普遍了,除了数字计算之外,还大量用于实验过程的控制、数据采集,实时的或随后的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显示。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系统必须和化学实验装置直接相连,这就是计算机的接口问题。这里,一般是指实验装置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和开关量的控制问题。数字计算机本质上只能处理时间上和幅度上都是离散的量,而实验仪器却经常以连续量作为输入信号,它的探测器所测量的量通常也是连续的,即所谓模拟量。如果用计算机控制仪器,则要求计算机给出的量必须转换成模拟量,一般是电压或电流,这一工作由数/模接口来完成。由测量单元测得的模拟量也必须转换成离散的数字量,交由计算机处理,这种转换由模/数接口完成。除此之外,为了使实验装置在规定的时刻进行规定的操作或监视工作单元的工作状态,必须有相应的开关控制接口。
-
1986, 1 (4): 52-55.
DOI: 10.3866/PKU.DXHX19860415
-
学生园地
-
- 自学化学史的一些体会
- 李加荣
- 美国的一些化学教材,不论是大一的"Chemical principles"(W. L. Masterton),还是高年级的"Organic Chemistry"(R. T. Morrison)等,都在适当的章节,穿插和引入一些名化学家的生平和贡献。虽然这仅是一个个短小的片段,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遗诚的是,这些同学喜爱,篇幅小,耗时少,效用又大的史学内容,在国内化学教材中却无影无踪。
-
1986, 1 (4): 56-57.
DOI: 10.3866/PKU.DXHX19860416
-
- 普通化学课应增加化学发展史简介
- 陈扬
- 普通化学是综合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等几门基础化学的主要内容而形成的一门基础课,因而它带有较强的综合性。但普化只是简明地反映各门化学的一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也就是说,综合是在一般水平上的综合,在内容的深度上是普通的,一般的。基于这个情况普通化学是整个化学学科的前导。根据这个特点,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只能择其要点,而略去那些相对来说不是初学者所必需的东西。
-
1986, 1 (4): 57-57.
DOI: 10.3866/PKU.DXHX19860417
-
试题选登
-
-
-
师生笔谈
-
-
-
自学之友
-
- 有关容量分析误差的一些问题
- 彭崇慧, 胡昌媛
- 导致容量分析误差有多方面原因:有因滴定终点与反应的等当点不一致所引起的终点误差(end-point error)或称滴定误差(titration error);因溶液体积测量不准引起的体积测量误差(其中包括容量仪器刻度不准、管壁滞留过多以及读数不准所引起,因指示剂消耗滴定剂引起的指示剂误差,再则,滴加滴定剂只能控制到至少半滴,这就往往过指示 剂的变色点,此多加试剂引起的误差称为滴误差(srop error),等等。
-
1986, 1 (4): 62-66.
DOI: 10.3866/PKU.DXHX19860422
-
化学史
-
- 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名称便览
- 王毓明
- 化学工作者经常同化学元素打交道,应该知道每个化学元素是谁发现的?怎么发现的?什么时候发现的?当时为什么给它起这么个名字?初学化学的人更想了解它。虽然在无机化学参考书中都能查到,然而没有象化学元素周期表那样查阅方便,缺乏完整、系统、简明的资料。笔者从达个愿望出发,按原子序数为序整理成表格,以期给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和初学者提供一点方便,也可以从发现元素的史实中得到启发,对今后从事化学工作有所裨益。
-
1986, 1 (4): 67-77.
DOI: 10.3866/PKU.DXHX19860423
-
国外化学教育
-
-
- 智力的评价与培养
- 王夔
- 第十八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已于1986年7月在荷兰来顿国立大学举行,中国化学会派王夔、吴国庆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这届竞赛活动。本期刊登王夔参加本届竞赛活动后写的文章《智力的评价与培养》。由一个科学家小组提供的赛前预备题包括前言和六个专题。本期刊登前言、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题目。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工业化学题目登载于《化学教育》1986年第6期。实验部分暂略。
-
1986, 1 (4): 80-84.
DOI: 10.3866/PKU.DXHX19860425
-
-
动态与信息
-
- 全国大学化学研讨会纪实
- 吴国庆
- 1986年9月1日至5日在大连市辽宁师大召开了由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化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高等学校化学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问题。
-
1986, 1 (4): 93-93.
-
总目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