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第2卷,第6期出版日期 1987-11-15
-
今日化学
-
-
- 杂化材料
- 刘云圻
- 材料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当代各项高技术,诸如: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情报、通信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能量传递、转换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等的变革和飞跃。反过来,随着这些高技术的纵深发展,又对材料提出越来越新的要求。因此,人工智能材料、微复合材料、杂化材料、分子元件等方面的开拓与研究也就应运而生。本文将对材料科学这个百花园中的一朵含苞待放的新葩——杂化材料作一介绍。
-
1987, 2 (6): 8-11
DOI: 10.3866/PKU.DXHX19870602
-
动态与信息
-
- 美国化学教育软件使用培训班(1987.7.连云港)
- 沈开惠
- 由美国国家科学教育基金会SERAPHIM计划中国传播中心(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华中师大、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和连云港教育学院联合筹办的首届《美国化学教育软件使用培训班》于今年7月13至18日举行。
-
1987, 2 (6): 11-11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 开设“生物无机化学”课的浅见
- 谭钦德
- 目前,国内一些高等学校化学系已在高年级开设了“生物无机化学”课。我校从1983年给学生安排了“生物无机化学简介”讲座。在这个基础上,现已正式开设“生物无机化学”课。作为化学系的一门新选修课,如何认识它在化学课程中的地位,如何处理好在课程开设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等,是值得探索和讨论的。本文仅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
1987, 2 (6): 12-14
DOI: 10.3866/PKU.DXHX19870604
-
- 化学基础课教材采用共振论的建议
- 赵济伯
- 本文讨论了萘的键长和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苯并环丁烯和萘并[b]环丙烯等的Mills-Ni-xon效应,捕捉Kekule结构,环丁二烯及碳酸根等,从而说明使用共振论(RT)简明、易懂,学生易接受和掌握。并简介了Pauling对基础化学教学的观点。搜集了最近国内外名家对RT在教学中的作用的一些意见。井建议在化学基础课教材中采用RT。
-
1987, 2 (6): 15-20
DOI: 10.3866/PKU.DXHX19870605
-
动态与信息
-
- “近代物理化学教学讨论班”在复旦大学举办
- 范康年
- 受国家教委委托,复旦大学化学系于1987年7月5日至7月25日举办了“近代物理化学教学讨论班”。来自全国24个省市47所高等院校(重点院校18所)的教师参加了学习和讨论。
-
1987, 2 (6): 20-20
-
知识介绍
-
- 软硬酸碱原则在确定取代的乙烷构象中的应用
- 崔建国
- 有机化学中,在涉及有机化合物的构象分析时,只要合适,常要把这些化合物作为取代的乙烷或取代的环己烷加以考虑。这是由于在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中,这二者得到了最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数据。但是,根据已有方法进行构象分析,仍有许多情况得不到较好的解释。本文把软、硬酸碱理论的原则运用到取代的乙烷的构象分析,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并由此得到了一些确定取代的乙烷的优势构象的一般规则。
-
1987, 2 (6): 21-25
DOI: 10.3866/PKU.DXHX19870607
-
-
化学实验
-
-
- 偶极矩测定的改进
- 王骊, 赵洁
- 关于“偶极矩测定”的实验,目前国内多用苯做溶剂,测定氯苯或氯仿的偶极矩。这一实验体系中,所用试剂都是毒性很大的易挥发液体。方法本身又决定了在实验过程中有较大的挥发量,所以对人体有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偶极矩测定”实验体系进行了改进,由苯改成环已烷作溶剂,由氯苯或氯仿改成正丁醇作溶质。用此体系测定偶极矩,既可靠又安全。
-
1987, 2 (6): 36-38
DOI: 10.3866/PKU.DXHX19870610
-
动态与信息
-
- 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取得可喜成果
- 晖
- 近年来,我国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工作已在各校蓬勃开展。为了深入、系统地开展该项科目的研究,在国家教委的关心和指导下,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于1985年将“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列为七大重点研究课题之一,由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为负责单位。
-
1987, 2 (6): 38-38
-
学生园地
-
- 确定ABm型分子几何构型的一种简便方法——6n规则
- 李小平
- L. Pauling首先提出杂化轨道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ABm型分子的几何构型,即通过确定A原子轨道的杂化形式,从而确定其分子的几何构型。判断A原子轨道杂化形式及分子的几何构型可以采用价电子对互斥模型,但该模型需要先写出路易斯电子式,再确定成键和孤对电子数,比较繁琐。尽管文献对价电子对互斥模型作了改进,但还需计算键对和孤对电子数。为此,我归纳出一种只需ABm型分子的总价电子数和配位数m就能确定A原子轨道杂化形式,继而推断分子几何构型的经验规则——6n规则。
-
1987, 2 (6): 39-41
DOI: 10.3866/PKU.DXHX19870612
-
师生笔谈
-
- 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发生的是什么离子?
- 编者
-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空气负离子发生器”或“负氧离子发生器”是以原来实验室净化空气用的空气离子化器为蓝本设计的。因为有些实验室空气会被一些化学物质污染,如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的微量元素时,就会把各种样品分解产生的气体放到空气中去。离子化器放出的离子与这些气体作用,使其无害化。离子化空气还可使空气中的气溶胶颗粒聚沉。
-
1987, 2 (6): 42-42
DOI: 10.3866/PKU.DXHX19870613
-
动态与信息
-
- 高等学校化学系毕业生调查工作会议(1987.5.南京)
- 钟兴
- 毕业生的调查工作是高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的重点课题之一。会议由“中心”主持召开,出席会议的有10所综合大学的代表。会上交流了各校调查工作情况并研究和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及具体分工。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大学化学系的教育改革,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材,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
1987, 2 (6): 42-42
-
-
- 中国化学会第一届有机合成学术讨论会(1987.8.贵阳)
- 荧
- 全国17个研究所、65个高等院校参加了会议,由北京大学张滂教授主持。会上发表论文230篇,其中大会报告5篇,分组报告104篇,展讲121篇,论文内容既有基础科学也有实用科学,有些涉及到目前国际有机合成领域中的前沿课题,许多关于新反应、新试剂、新方法及新的测定手段的论文引起与会代表极大兴趣。
-
1987, 2 (6): 46-46
-
自学之友
-
-
- 关于保留指数的探讨
- 刘广舜
- 用气相色谱做定性分析时,在有纯样条件下,多数用已知纯样对照定性。但是,哪一个实验室也不可能具备分析所需要的全部纯样品,因此利用文献发表的保留数据定性就显得很重要。目前,已广泛采用文献发表的相对保留值及保留指数对照定性。前者多用于较简单的样品。当样品组成比较复杂时,由于相对保留值只有一个基准物质,离基准物质较远的组份,其相对保留值误差较大,其次由于实验条件不同以及选取基准物的不一致性都给实际定性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麻烦。
-
1987, 2 (6): 52-54
DOI: 10.3866/PKU.DXHX19870618
-
化学史
-
- J. W. Gibbs对化学热力学的贡献——纪念德文《物理化学杂志》创刊一百年
- 郑克祥, 赵洁
- 1887年Ostwald和van't Hoff合办的德文《物俚化学杂志》创刊,看来可以作为物理化学学科形成的标志。而1876年与1878年分两部分发表的J. W. Gibbs的论文《论复相物质的平衡》,却可以作为经典热力学和化学热力学成熟的里程碑。今年是《物理化学杂志》创刊一百周年,也是Gibbs对化学热力学的奠基工作引起化学界关注和广泛传播的一百年,翻阅一下Gibbs的论文,更加感到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Ostwald说,Gibbs“赋予了物理化学一百年的形式和内容。”如果就化学热力学所涉及的领域来说,这个评价是毫不夸张的。在此,我们想就Gibbs对化学热力学的贡献作些介绍,或许可以增进一些读者对这位化学热力学奠基人的了解。
-
1987, 2 (6): 55-59
DOI: 10.3866/PKU.DXHX19870619
-
动态与信息
-
-
-
总目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