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第3卷,第5期出版日期 1988-09-15
-
今日化学
-
-
-
- 1987年无机化学的重要事件
- F. Basolo, 高忆慈, 王尧宇, 史启桢
- F.Basolo教授是美国化学会前任主席,他撰写的1985、1986年无机化学重要事件已分别刊登在1987、1988年美国“科学与未来年鉴”(Yearbook of Sciences and the Future)上,1987年的撰文将在1989年刊登。这些文章反映了当前国际上无机化学研究的动向和最新成就,内容新颖、很有参考价值。征得作者同意,1987年稿由兰州大学史启桢、高忆慈等译出由本刊先期刊出,以飨中国读者,1985、1986年的译稿本刊亦将陆续刊登。
-
1988, 3 (5): 4-9
DOI: 10.3866/PKU.DXHX19880503
-
教学研究
-
- 工科普通化学初探
- 丁廷桢, 周昕
- 历史的经验和教育改革的现实表明,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都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大气候的影响。工科普通化学课程从来就不是在“孤立体系”中教学的。当前,为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竞争机制势必引入高校,这就会从招生到毕业分配,包括整个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化。普化课教师应该正确分析和对待此种变化发展着的形势,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
1988, 3 (5): 9-12
DOI: 10.3866/PKU.DXHX19880504
-
动态与信息
-
- 书讯
- 编者
- 本书是作者Ebsworth,E.A.V.,Rankin,D.W.H.,et al.根据多年来在合成及结构无机化学方面的教学经验及科研成果编写而成。书中介绍了大量传统的和新近发展起来的物理和结构方法,如:核磁共振波谱、电子自旋共振和核四极共振波谱、转动光谱、振动光谱、穆斯鲍尔光谱、衍射法、质谱法及电子吸收光谱。
-
1988, 3 (5): 12-12
DOI: 10.3866/PKU.DXHX19880505
-
今日化学
-
- 计算机辅助物质结构教学——推求原子的各种电子组态的光谱项
- 曹阳, 李明, 曹国宪
- 在单电子近似下,对核外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可用四个量子数来描述。众所周知电子在核外的排布服从保里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这种电子排布说明了原子中单个电子的状态,但还不足以说明整体的原子状态。对于原子状态我们可以用原子光谱项来描述。因此要研究原子的整体状态,首先必须求得原子的谱项。但是经验告诉我们,推求多电子原子的各种电子组态的光谱项是一项相当烦琐的工作。虽然用群的不可约表示方法可求得组态(ns)N、(np)N、(nd)N和(nf)N的光谱项[1,2],但求非等价电子的各种组态的光谱项仍然是一件烦琐的事。并且对于含有g电子的各种组态的光谱项也不易求得。鉴于这一原因,并且为了配合结构化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我们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推求多电子原子的各种电子组态的光谱项程序。
-
1988, 3 (5): 13-15
DOI: 10.3866/PKU.DXHX19880506
-
- 在热化学教学中引入反应进度的概念
- 王军民, 刘芸
- 近年来国内外出版的一些物理化学教科书引入了反应进度(extent of reaction)的概念,只用于讨论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等问题,在热化学中没有涉及反应进度的概念。仅M.L.McGlashan的Chemical Thermodynamics在热化学中提及到反应进度的概念,但对一些基础的定义、公式没有详细的讨论。
-
1988, 3 (5): 16-18
DOI: 10.3866/PKU.DXHX19880507
-
- 关于菲林(Fehling)和本尼地(Benedict)试验适用范围的探讨
- 刘能一, 王胜新, 左育民
- 早在1841年Trommer[1]就提出用碱性硫酸铜试剂鉴别不同的糖和含糖物质;Barreswil又于1844年提出用硫酸铜的碱性酒石酸盐溶液测定还原糖,1849年Fehling进一步提出该试剂的精确配方,并研究了它与葡萄糖的作用,此后该试剂广泛用于还原糖的鉴定和测定,并被称为菲林试剂。由于菲林试剂不稳定,必须在使用时由两种溶液临时配制,多有不便,后1909年Benedict[2]提出另一个鉴定还原糖的试剂,即本尼地试剂,此试剂存放稳定,应用上可代替前者。
-
1988, 3 (5): 18-23
DOI: 10.3866/PKU.DXHX19880508
-
- 一个实验教学法改革的启示
- 胡学复
-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普化实验课又是化学系学生的入门实验课,如何使学生一方面通过实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实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到如何去观察、思考、研究和判断问题,其中蕴育着能力的培养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的逐步形成,这是本课程的重要任务,而后者对其今后在知识的积累、探索和深化更有其深远的意义。
-
1988, 3 (5): 24-24
DOI: 10.3866/PKU.DXHX19880509
-
知识介绍
-
- 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 胡秀贞
- 本文从微扰分子轨道理论(PMO),与前线分子轨道理论(FMO)所导出的微扰方程出发,介绍了DA反应的分类,并从二烯与亲二烯的结构分析了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DA反应的立体化学:内型、外型产物与温度关系,最后并就一步的协同反应与两性离子和双自由基中间体的两步反应历程作了阐述。
-
1988, 3 (5): 25-30
DOI: 10.3866/PKU.DXHX19880510
-
今日化学
-
- 古老的分子 新颖的化学
- 晏孝皋
- 已有十多年临床使用历史的抗癌络合物cis-DDP,是早在一百四十多年以前就被合成的古老分子。七十年代特别是近年以来,人们围绕它作为一种抗癌药物的作用机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而发现了许多有关它的新颖化学。本文拟介绍其中若干重要方面,主要包括cis-DDP的水解反应、“铂兰”、Pt(Ⅲ)氧化态和金属—金属键、以及cis-DDP与DNA的作用等问题。
-
1988, 3 (5): 31-34
DOI: 10.3866/PKU.DXHX19880511
-
- pH究竟等于什么?
- 郭永榔
- pH是一个常见的基本概念,但由于pH定义不统一,在许多教科书以及专著中比较混乱。因为溶液中单个离子的活度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在稀溶液中,通过德拜一休克尔(Debye—Huckel)理论的计算也只能得到平均离子活度系数。那么,我们用pH计测量得到的数值将是什么值?它同真实值相比误差有多大?鉴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深入地讨论一下有关pH的定义以及测量值的意义。
-
1988, 3 (5): 35-39
DOI: 10.3866/PKU.DXHX19880512
-
动态与信息
-
- 利用美国化学教育软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 任仁, 杨维荣, 于志辉, 赵福厚, 谢玉文
- 我们复制了一百多盘美国化学教育软件,主要是SERAPHIM计划的,在化学与环境工程学系86级无机化学课和无线电系、建筑系87级普通化学课中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在无机普化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有80多人参加,上机运行美国麦克未伦公司的MicroChem和MicroChemⅡ中“摩尔”、“电子排布”、“电子构型”、“伏特电池”、“同离子效应”等程序。
-
1988, 3 (5): 39-40
-
化学实验
-
- 一种酸碱滴定的综合实验及计算程序
- 周以泉, 陆友玲, 肖昭华
- 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安排pH滴定的实验,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酸碱滴定理论的理解。我们曾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安排了pH滴定和缓冲容量的实验,但是数据处理较繁琐。为此,我们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酸碱滴定的综合实验和计算程序。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熟悉pH计的使用方法;(2)了解滴定的基本原理,并掌握用一级差商和二级差商法确定终点的方法;(3)对缓冲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验证;(4)运用计算机处理实验结果等。
-
1988, 3 (5): 40-43
DOI: 10.3866/PKU.DXHX19880514
-
今日化学
-
-
-
学生园地
-
- 指数曲线拟合法求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
- 梁贵柏, 杨志勇, 薛岭, 章道道
- 在动力学研究中,为了测定一个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一般是在实验中记录反应物或产物的某一个与其摩尔浓度成正比的物理量A(如气体的压强,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紫外吸收值等)随时间t的变化,并在已知反应物初始浓度或在反应结束(t→∞)时测得A∞的条件下,根据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积分公式: In|A∞-At|=-kt+b ……(1).
-
1988, 3 (5): 48-51
DOI: 10.3866/PKU.DXHX19880517
-
今日化学
-
- 谈谈螯合效应
- 梁颖
- 金属离子与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基团的配位体作用,生成具有环状结构的配位化合物即螯合物。早已知道,螯合物比非螯合物稳定性高,人们便引入螯合效应的概念,并估算其大小。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螯合效应定义及计算式引出一系列问题。这样,人们进一步深讨了螯合效应的问题,对螯合效应进行了重新度量。
-
1988, 3 (5): 52-56
DOI: 10.3866/PKU.DXHX19880518
-
师生笔谈
-
-
自学之友
-
-
今日化学
-
-
动态与信息
-
- 《高等学校化学试题库》第一次审题会议
- 晖
- 受国家教委二司的委托,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化学试题库”课题研究工作在各校领导的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筹组及征题等准备后,于1988年5月26—30日在西北大学召开第一次审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17所院校的无机、分析、有机、物化四门课的代表63人,其中教授,付教授43人。
-
1988, 3 (5): 60-60
-
国外化学教育
-
-
教改集锦
-
-
-
-
-
-
今日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