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第9卷,第2期出版日期 1994-03-15
-
今日化学
-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 十年来化学实验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 宗汉兴, 俞庆森, 钱文汉
- 自1984年以来,经认真地调查研究,明确了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将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内容调整为:(Ⅰ)化学基础实验,(Ⅱ)中级基础化学实验,(Ⅲ)综合基础化学实验等三门独立的实验课.为了配合实验内容的改革,同时改革了实验室管理体制,经过十年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
-
1994, 9 (2): 9-10.
DOI: 10.3866/PKU.DXHX19940202
-
今日化学
-
-
动态与信息
-
- 用计算机进行试卷分析和统计实验课成绩
- 王筱梅, 张振伟, 杨平
-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题库试卷进行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的总结主要体现在对试卷进行分析.由于试卷分析需处理大量数据,费时又繁琐,因而这项工作实际上很难顺利进行.如何使试卷分析工作正常化,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1992年我们使用Fortrain-77语言编制了一套"试卷分析源程序".该程序简便可行,只需根据屏幕上的汉字提示按下相应的键就可分析出试卷信度、难度指数、区分指数、试卷标准差和绘出成绩频率分布图等17项指标;省时省力,半小时即可完成一个班(50名学生)的试卷分析工作;可适合各门学科的试卷分析.试用两年来对各种大小型考试进行试卷分析,认为效果很好,反馈信息及时,有利教与学,在课程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解决了长期以来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试卷分析工作难以正常化和规范化的问题,对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1994, 9 (2): 12-12.
-
今日化学
-
-
动态与信息
-
- 第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教学研讨会
- 第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教学研讨会于1993年12月9日至11日在南京大学举行.南京大学忻新泉教授主持了会议,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杨昌正教授、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华彤文教授、南京大学教务处长张大良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47所高校从事计算机化学教学的教师共73人,会议分大会报告、分组讲座和自由发言三个阶段进行.
-
1994, 9 (2): 14-14.
-
今日化学
-
-
-
-
动态与信息
-
-
知识介绍
-
-
今日化学
-
-
-
-
化学实验
-
-
今日化学
-
- 弱酸电离常数和电离度测定方法的改进
- 朱永春, 张辉, 姜凤茹
- 在很多无机化学和基础化学实验讲义中,弱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都是使用pH计,测定几个不同浓度的弱酸溶液的pH,以酸碱滴定法测定弱酸的初始浓度,根据α=[H+]/cHA和Kα=cα2/(1-α)公式求各浓度下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操作麻烦,误差较大,且受弱酸强度的限制.
-
1994, 9 (2): 37-38.
DOI: 10.3866/PKU.DXHX19940216
-
-
-
师生笔谈
-
- s-顺式、s-反式——不应忽视的构象异构
- 陈其瑞
- S-顺式、S-反式构象异构,是由Csp2—Csp2单键所引起的不同构象.目前使用的有机化学教材,对围绕Csp3—Csp3单键所产生的构象异构,介绍得较全面;而对s-顺式、s-反式构象异构则仅在阐述1,3-丁二烯结构时一提而过.并指出:1,3-丁二烯以S-反式构象存在为主.显然,这不利于初学者较全面地认识这类构象.其实,它们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在有机化合物异构现象的教学中,是一个不应忽视的部分.
-
1994, 9 (2): 43-45.
DOI: 10.3866/PKU.DXHX19940219
-
今日化学
-
- 混合离子络合滴定有关问题的讨论
- 杜运清, 刘东
- 在涉及具体指示剂时的混合离子(M,N)络合滴定中(KMY>KNY),从理论上判断M能否准确滴定的方法应是:将N与EDTA的反应作为主反应的副反应处理,计算终点误差,依其值大小和滴定条件下N与指示剂显色与否作出判断.用条件lgcMSP·K'MY≥6和△lgcK'≥6及△lgcNSP·K'NIn≤-1进行判断,其结论不可靠;因为它不能说明检测终点时的△PM(或△pM')和终点误差的大小.
-
1994, 9 (2): 46-49.
DOI: 10.3866/PKU.DXHX19940220
-
- 酸碱指示剂的胶体误差与蛋白质的探针反应
- 佟华
- 在有些分析化学教材和参考书中讨论到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时,除了浓度、温度及溶剂外,都谈到胶体(特别是蛋白质)的影响.Bishop在专著"指示剂"中提出,蛋白质吸附指示剂使其变色范围产生变化,例如牛奶中加入HCl调至pH ~ 2,加入一滴甲基橙溶液,在液面时显红色,混匀后变成黄色.Bishop认为这是由于蛋白质的碱性基团与指示剂的酸性基团结合的结果,硝基酚类没有酸性基团,胶体影响最小.
-
1994, 9 (2): 50-50.
DOI: 10.3866/PKU.DXHX19940221
-
自学之友
-
-
化学史
-
-
国外化学教育
-
-
发展中的化学系
-
- 中山大学化学系简介
- 张大经
-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广东大学,化学系是当时成立最早的学系之一.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校名改为中山大学.抗日战争期间,曾迁往云南潋江、粤北坪石等地,1946年迁回广州石牌.1952年院系调整时,中山大学与岭南大学等校化学系合并,井由石牌迁到现在的珠江河畔的康乐园(原岭南大学校址).后来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原来化学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分子研究所、材料科学研究所.目前,化学学科共有教师231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68人,讲师48人,助教7人,高级工程师12人,副研究馆员2人,教辅人员54人,其中助理工程师15人,技术员9人,实验员30人.在校博士生36人,硕士生144人,本科生375人,大专生187人.
-
1994, 9 (2): 60-61.
DOI: 10.3866/PKU.DXHX19940225
-
- 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系简介
- 编者
- 北京工业大学是北京市属理、工、管结合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学校现有14个系38个专业,23个学科招收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现有本科生5500人,研究生300人,专科生1300人.师资队伍1500人,其中教授103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574人.本科、专科主要面向北京招生,也为外省市委培学生,研究生面向全国招生.主要为北京市培养高级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北京市分配.学校拥有多方面的较先进的教学和科研手段,已经发展成为主要为北京市服务的教育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
-
1994, 9 (2): 62-63.
DOI: 10.3866/PKU.DXHX19940226
-
动态与信息
-
- 全国药学高层次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讨会
- 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教委高教司召集的"全国药学高层次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于1993年11月26日在成都华西医科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3所医药院校、9所综合性大学、6所理工科大学、7个药物研究所、5个制药集团以及有关部委局的代表70余人与会.国家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远在开幕式上作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为促进我国高层次药学教育的全面发展而努力"的报告;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教司苏怀德同志和国家教委高教司石鹏建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国家医药管理局医药工业情报中心站李以欣同志介绍了国内外化学制药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
1994, 9 (2): 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