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第14卷,第6期出版日期 1999-11-15
-
今日化学
-
-
- 催化抗体
- 许金熀, 沈赞聪, 张宇锋
- 动物的免疫系统根据过渡态相似物的结构,量体裁衣式地产生形状、电性、酸碱性互补的催化抗体,它能高选择性高效率地催化化学反应。采用单克隆、多克隆、基因工程等技术,众多的性能优越的催化抗体相继问世,它标志着催化剂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表明模拟酶的研究发生了质的飞跃,预示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
1999, 14 (6): 4-8
DOI: 10.3866/PKU.DXHX19990602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 理科化学基地及03-7、03-8、03-9项目教材建设研讨会论文选登
- 编者
-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编辑室和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理科化学基地及03-7、03-8、03-9项目教材建设研讨会”于1999年8月15-19日在河北承德举行,全国高校化学基地负责人及03-7、03-8、03-9项目参加者及有关教师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 在开幕式上,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陈祖福同志传达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就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项目研究做好收获期工作、编写和出版精品教材和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
-
1999, 14 (6): 9-10
DOI: 10.3866/PKU.DXHX19990603
-
-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编写中的思考
- 史启祯
-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于1998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它是在第一届应化专业教材建设组指导下出版的唯一一本专业基础课教材,也是在化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出版的第一本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合并教材。这里简要介绍本书的写作思路,对新时期理科教材编写工作进行探讨。1999年在嘉峪关举行的应用化学专业教材建设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决定编写《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及与之配套的实验课教材,并将其作为重点教材列入高等教育出版社“八五”计划。
-
1999, 14 (6): 10-13
DOI: 10.3866/PKU.DXHX19990604
-
- 谱学导论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
- 范康年, 屠波, 陆靖
- 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结构分析是化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分子光谱、磁共振谱、质谱、能谱、X射线衍射谱和荧光谱等。原来这些结构分析的教学内容分散在化学系的各基础课程中。在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中讲授各种结构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在仪器分析中讲授常用的各种结构分析仪器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在有机化学(以及无机化学)中介绍各种类型化合物的四大谱的基本特征和规律。这样,一方面由于分散讲授,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另外一方面也由于原来教学计划的安排,在开课时间上缺少紧密的衔接,客观上给学生对上述结构分析教学内容的全面掌握带来了困难。
-
1999, 14 (6): 13-14
DOI: 10.3866/PKU.DXHX19990605
-
- 分析化学教材内容和体系的改革
- 邹明珠, 于桂荣, 许宏鼎
- 分析化学已有一些很好的教材,特别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作为高等学校教材已在许多学校使用,是一本优秀教材,现已修订至第三版。许多学校也出版了自己的有特色的教材。这些教材从体系上来看,作为化学分析的核心部分滴定分析法一直是按照化学反应分类而设章,即按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来编写。按照”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从课程学时的减少、分析化学与无机化学某些内容的重复及自身的重复考虑,教材的建设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打破原来的体系已成为一种趋势。
-
1999, 14 (6): 14-16
DOI: 10.3866/PKU.DXHX19990606
-
- 编写实验教材的一些想法
- 吴琴媛, 徐培珍, 张雪琴, 陈佩琴
- 目前正处在新、旧世纪之交,既要总结过去,更要着眼未来。因此,对于21世纪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的改革,科教兴国的实施,是高校的领导,也是每个教师都在思考并付诸行动的课题。 在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重点和难点。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确定的教改目标是从”专业教学“转变到有扎实、宽广基础的”全面素质教学“,目前已在课程结构改革、实验课的全面改革上做了许多工作。首先打破了无机化学实验、化学分析实验的格局,将其组建为大学化学实验,实验教材也从使用两本教材到编写一本统一的教材。新教材已经过两届学生使用,既有化学专业的学生,也有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学生。
-
1999, 14 (6): 16-17
DOI: 10.3866/PKU.DXHX19990607
-
- 结构化学系列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和探索
- 陈建中, 张汉辉, 林树坤, 杨融生, 李俊篯
- 在建立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新体系的研究探索中,教材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教材作为课程改革和建设成果的体现,将充分反映教学改革力度、教学水平和特点。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学生接触和了解知识的窗口。高质量、有水平的教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创新。因此,好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构化学》课程是化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从微观的角度讨论原子、分子和晶体的结构问题的课程。其知识点可以分为基本原理和结构的实验表征两大部分,后者又可根据被表征物质的形态及理论基础的不同,划分为谱学和结晶学两个不同体系。
-
1999, 14 (6): 17-18
DOI: 10.3866/PKU.DXHX19990608
-
- 关于物理化学教材建设的思考
- 詹正坤, 万洪文, 陈平初, 陈选华
- 化学专业中物理化学课程是系统阐述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专门课程,在化学教师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创造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凡是具有较好物理化学素养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后劲“足。较好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法使他们容易触类旁通、自学深造,能较快适应工作的变化,开辟新的局面。
-
1999, 14 (6): 19-19
DOI: 10.3866/PKU.DXHX19990609
-
- 高校文理科都应开设科学史课程
- 高萍, 刘书银, 何法信
- 科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生产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关于如何获取系统化科学知识的历史描述。自然科学本身包含两个侧面,即作为知识的一面和获取知识而进行科研活动的一面。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学习科学知识和考察科学的发展,才能真正了解自然科学的完整图像,认识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准确把握科学前沿的研究动态,寻找通往真理的各种可能的道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科学史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历史,是人们进行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
1999, 14 (6): 20-22
DOI: 10.3866/PKU.DXHX19990610
-
- 转变教育观念,构建面向21世纪的高师化学课程体系
- 高剑南, 戴立益, 陆嘉星
- 1995年秋,华东师大化学系作为学校教学改革试点系之一,立项进行整体教学改革的研究。基于化学学科传统的四大分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使四大块化学界限渐趋模糊;化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验科学,现代化学的特点及其前沿趋势深刻地反映了化学正由经验科学向理论科学过渡;化学作为中心科学的作用,正不断地向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渗透,并逐渐成为它们的基础。
-
1999, 14 (6): 23-25
DOI: 10.3866/PKU.DXHX19990611
-
-
- 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指导组会议召开
- 编者
- 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指导组会议于1999年9月11-15日在长沙召开,教学指导组的成员及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教学第一线的主讲教师共40多人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梁逸曾教授主持,湖南大学前校长、中科院院士俞汝勤教授、校长王柯敏教授、教务处处长洪范文教授出席了开幕式。王柯敏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湖南大学的历史和现状。
-
1999, 14 (6): 28-28
DOI: 10.3866/PKU.DXHX19990613
-
知识介绍
-
-
-
计算机与化学
-
-
化学实验
-
-
-
师生笔谈
-
-
动态与信息
-
- 1999年原子量新标准
- 童卫粟
- IUPAC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在1999年8月8~10日柏林会议上,决定采用下列原子量的新标准(括号内的数指末位数的不确定度).表中锗和铒的新标准值系北京大学张青莲教授等的测定结果。
-
1999, 14 (6): 48-48
-
师生笔谈
-
-
自学之友
-
-
-
化学史
-
- 应用化学的历史及其意义
- 李临生
- 应用化学的概念源于19 世纪中叶,1919 年IUPAC的成立确立了其基本含义。应用化学作为培养化学工程人才的高等教育专业的名称出现在日本和我国,虽曾一度转化为化学工程系,但随着时代对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的要求不断提高和扩展,应用化学又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热门专业。本文探讨了应用化学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
1999, 14 (6): 55-61
DOI: 10.3866/PKU.DXHX19990624
-
书评
-
- 评介最新版的Atkins著《物理化学》
- 高盘良
- P.W.Atkins著的《物理化学》自1978年问世以来,至1998年已是第六版了。厦门大学苏文煅教授曾对前三版作过评述[1].最新版的Atkins《物理化学》从框架上仍保持”平衡“、”结构“与”变化“三部分,但处处体现出新意,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在经典内容的介绍上更精练了。粗略统计,热力学部分约压缩了1/4.内容的精练不仅表现在容量上,论述也更科学、更清晰了。
-
1999, 14 (6): 62-62
DOI: 10.3866/PKU.DXHX199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