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开发为有机电子学的发展提供了材料基础。杂原子的引入进一步丰富了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作为CC单元的等电子体,BN单元对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性能调节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有机共轭体系中BN单键的构筑方法,以及这类硼氮杂稠环分子在有机电子学领域的应用。
首次探讨了在普通化学民族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就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民族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在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开设的普通化学课程教学中逐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有机化学课程中提出了"学生参与讲授法"。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综合素质。结合有机化学教学,系统阐述了这一方法的实施过程。
工程化学课程是本校非化学化工专业(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工程应用中的化学理论,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阐述了本校工程化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实践,详细介绍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下反馈与评价、科研相辅、教学工作的反思与总结,进一步阐述了教学环节的教育探索与实践总结,使工程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教学技能是师范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教师职业的需求分析,提出了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并对语言技能、书写技能、媒体技术、教学设计、化学实验、讲课、说课等教学技能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简述了做好教学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是提升教学研究的好手段。明确了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目的和内容。以教学研究中撰写的论文示例强调了写好论文的基础来源于扎实的教学实践,功力来源于科学研究,做法来源于把教学研究当作科学研究那样去做。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类循环效率高、性质可调控的拥有广阔前景的储能体系。相比无机液流电池体系,以TEMPO及其衍生物作为氧化还原活性材料的有机液流电池,具有成本较低、电压较高、可逆性好、结构可调等优势。本文综述了以TEMPO及其衍生物作为氧化还原活性材料的有机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相关的实验方法、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希托夫法测定Cu2+离子迁移数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目前常用直形和U形两种类型的迁移管,其中使用U形迁移管从阴极区溶液浓度变化算出的迁移数误差较大。以CuSO4为电解质,Cu电极为电解电极,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通电后直形、U形和n形三种迁移管中CuSO4溶液浓度随高度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迁移管的形状对中部区溶液的浓度有较大影响。对于U形和n形迁移管,由于阴极位于迁移管底部,主要受重力作用引起的对流因素的影响,通电后中部区浓度会发生明显改变,并影响到阴极区溶液浓度,导致误差较大;使用直形迁移管受该因素的影响很小,能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
介绍一个研究型综合实验——简易微波水热合成CuInS2/ZnS复合量子点及其表征。实验通过Cu2+、In3+、Zn2+和S2-离子为原料,以谷胱甘肽作为稳定剂,两步微波水热合成水溶性的CuInS2/ZnS复合量子点。用X射线衍射法和透射电镜表征它的结构和形貌,用紫外-可见光吸收、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和荧光照片等表征光学性质,并探究温度、时间、成份对荧光性质的影响。通过该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能力。
介绍了一个大学综合化学实验——BODIPY基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对铜离子的检测。该实验是一个科研转化的大学生综合化学实验,内容包括3,5-二氯BODIY的合成、BODIPY基荧光探针分子的合成,以及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检测目标分子对金属离子的响应性。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BODIPY基荧光传感器这一科研前沿领域,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本实验综合了有机化学、仪器分析和应用波谱学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建议纳入高年级综合化学实验课程。
以铁钉表面镀铜为例,从Cu2+直接氧化Fe实验中发现问题:铜镀层凸凹不平、易脱落。基于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查阅,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设计相关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从而解决问题:获得表面均匀的铜镀层。通过问题发现、问题分析、文献资料查阅、实验方案设计、问题解决的思路培养低年级学生科研思维。
物料平衡等式(MBE)、电荷平衡等式(CBE)和质子平衡等式(PBE)是化学平衡定量解析中的常用等量关系。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CBE可以由MBE导出,因此在计算中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独立条件。由于H+来源的多样性,在涉及酸碱的化学平衡中,CBE比MBE的计算效率更高。这些结论与计算实践相一致,即在配位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沉淀平衡的计算中,MBE为主,CBE起辅助作用;在酸碱平衡计算中,CBE为主,MBE为辅。PBE也不是一个独立等量关系,而且仅适用于酸碱平衡,可以完全被效率更高的CBE代替。本研究明确了化学平衡中的独立等量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化学平衡定量解析的效率,而且使其理论结构更加简洁明晰。
介绍了福建省首届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有机化学实验的命题思路、试题及评分规则,并对实验成绩及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
详细分析及解答了第30届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的两道试题,并对两道试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了"棕色环"实验试题的背景及题目中关于磁距信息的处理,并深入讨论了磁距。对决赛中甲醇制氢试题的背景及解答方法进行了阐述。拓展了两道试题的研究背景和相关知识,鼓励读者了解试题背后的科学思想,感受化学学习的乐趣。